这年头,QQ号、游戏账号之类的信息被盗用是很常见也很让人头痛的一件事,但是李先生却遇到了一件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自己使用了5年多的手机号突然间变成了别人的号码,一查才发现李先生的手机号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过户给了一个他根本不认识的人。李先生一怒之下就把手机号现在的使用者和提供服务的某运营商无锡分公司一起告上了法庭。日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服务合同纠纷案。

 

李先生是从广东到无锡来做生意的,20063月的时候,他托人用他的驾驶证帮他办了一个简单好记的手机号。李先生对这个手机号十分满意,因为这个手机号码数字重复率高,特别方便记忆,李先生的朋友和生意伙伴都能很快记住他的手机号,对李先生的生意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在20117月底的时候,李先生突然发现手机不能用了,没有办法接听和拨打电话,这可急坏了李先生了。起初,他以为是手机坏了,可是经检测后发现手机没有问题,于是他就到运营商营业厅去打算重新办一张SIM卡。可谁知,营业厅工作人员却告诉李先生说他现在不是这个号码的机主,而机主却另有其人。这让李先生感到莫名其妙,这个号码自己已经用了5年多了,怎么可能突然就变成别人的了呢?

 

李先生通过营业厅查看了该号码的业务记录,这才发现这个手机号码居然在李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11726日通过“服务密码认证”的方式被过户给了陈某,然后陈某又在一个月后把该手机号码通过“密码+证件认证”的方式过户给了高某。得知这样的情况后,李先生觉得很生气,自己用的好好的手机号码,突然变成了别人的,而且还影响到了自己与朋友和生意伙伴的联系,这对他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先生认为这个号码是所谓的“吉祥号码”,运营商应当按照吉祥号码而非普通号码的流程办理过户手续。但是在这个号码被过户给陈某时,运营商既没有核对李先生留存的身份信息从而进行证件认证,又没有按照吉祥号码的过户流程办理过户,运营商未能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导致该号码在李先生不知情的情形下被人用假身份证过户,所以李先生要求运营商把该号码重新还给他。可是在经过多次交涉无果之后,李先生无奈只能到法院寻求帮助。

 

在法庭上,运营商表示,根据他们公司的规定,李先生的手机号码不属于“吉祥号码”的范畴,所以他们按照普通号码的流程来办理过户手续并没有任何的过错。而且,在2011726日该号码过户给陈某时,办理业务的营业厅不仅进行了密码认证,还进行了身份信息认证,当时陈某所提交的身份证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也跟李先生办理号码时登记的信息一致。运营商认为他们按照相关过户流程办理了过户手续,所以在办理过户的过程中,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审查义务,不存在任何失职或过错行为。至于确认陈某提交的身份证的真伪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

 

经法院审理认为,根据该运营商的相关规定,办理过户业务须被过户人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至营业厅办理;同时,无论根据普通号码过户流程的规定抑或吉祥号码过户流程的规定,该运营商无锡分公司在办理过户手续时均应要求过户双方携带有效证件同时到场且对客户身份验证无误,通过上述约定以及过户流程的规定,实际上设定了该运营商无锡分公司在办理过户业务时审核被过户人身份是否真实的义务。而该运营商营业厅在办理过户业务时未能按照约定以及过户流程规定审核被过户人身份信息是否真实,导致本案诉争手机号码原使用权人李先生丧失了使用权,对此该运营商无锡分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能够继续履行的,应当继续履行。故本案中,李先生主张诉争手机号码过户变更至其名下、继续履行其与该运营商无锡分公司的服务合同,有事实及法律依据,应予支持。据此,该运营商无锡分公司应当立即将该手机号码变更至李先生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