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平台联调联动,4天高效化解42名农民工讨薪纠纷
作者:东市人民法院 张红丽 凌斐颖 发布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2289
近日,入驻启东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法院立案窗口、信访局信访接待窗口、司法局法律援助窗口联调联动,用时4天化解一起42名农民工讨薪纠纷。
12月12日9:00
"不要着急,大家一个个讲……”信访接待窗口挤满了人,工作人员耐心维持着现场秩序。
这是一起群体性的劳务合同纠纷,工人辛苦工作了一年,老板却迟迟不发工资,无奈之下只好来到信访接待处求助。明白了事情经过的工作人员立刻将工人们引导至司法局法律援助窗口。
12月12日9:30
“律师,你能帮我们打官司吗,辛苦工作一年了,我们真怕没钱回家过年!”工人们焦急地问道,眼里既有焦虑又有一丝期待。
听闻工人们的诉求,李岩律师立刻为他们梳理案情,准备材料。在与被告初步沟通调解方案无果后,决定第二天在综治办法院立案窗口提起诉讼。
12月13日14:30
“法官,您好!这是我刚刚接待的群体性劳资纠纷中的一位当事人,他要立案,同时还有41名当事人跟他有着相同的诉请。”法援律师李岩陪同一名当事人在市综治中心法院立案窗口办理立案。考虑到这是一起群体性纠纷,为尽快帮助农民工要回薪资,启东法院迅速开通立案绿色通道,同时发出案情预警。
12月13日15:30
启东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在接收到预警后,立刻与代理律师取得联系,决定采取“统一处理,示范调解”的工作方法,并选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耿靖中、徐静调解该案。两位调解员接到该案后,不断安抚在场农民工的情绪,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案情,随后拨通了被告王先生的电话。
“什么!他们居然起诉我,都说了这个月月底我会发工资的,既然这样我不发了,让他们慢慢打官司去吧!”电话里传来了王先生激动的声音。对此,调解员并没有放弃调解,而是采用“先兵后礼”的调解方法,先是用严肃的口吻向王先生解释不积极应诉的后果,释法明理;等时机成熟后,再转变思路,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听取王先生的困难及不易,适时向王先生普及诉前调解的好处。一番交谈后,王先生同意15号上午进行调解。
12月15日9:00
“今年做工程确实不易,我也不是故意要赖账的,希望大家能给我缓冲的时间,实在不行我愿意卖房付工钱!”调解中王先生诚恳地向工人代表解释了自己的难处及后续的处理方案。对此,调解员与工人们、法援律师协商调解方案,最终,仅用时1小时,双方便达成了两案司法确认、其余庭外和解的协议。
工人们拿到了法院盖章的有强制执行力的司法确认文书,王先生在法援律师的见证下,当场写下在春节前给付42名工人工钱的承诺书,并取得了工人们的理解。
“没想到能这么快解决这件事情,我还以为要跑好长时间!”看着忙碌而有序、紧张而辛苦的诉调对接工作人员,现场等侯的工人们非常感动,向调解员及法官连连致谢。
后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何将矛盾纠纷消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是新时代人民法院的一道必答题。针对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启东法院不断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努力与司法局、人社局、住建局、信访局、工会等部门构建联动调处机制,发挥诉前调解的优势,开启农民工“讨薪”案件的绿色通道。接下来,启东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多元联动解纷机制,时刻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升级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快速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其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