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为了加大司法为民力度,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功能作用,把法院的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位次,盱眙县法院开展了“审务进村入户千里行”活动,该活动以人民法庭为主阵地,采用假日开庭、预约开庭、现场开庭等庭审方式,全面推行阳光审判,彰显法律尊严。盱眙县人民法院将审务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服务到群众家中,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和群众认同度。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设立共建联系点。与全县所有行政村(居)签订院村共建协议,选派法官担任共建点法治指导员,定期举行法律讲座、接受群众咨询、排查民间纠纷苗头,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满足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为实现诉讼调解与社会调解的有效对接,在“审务进村入户千里行”活动中,盱眙县法院首先加强和人民调解员的联络。加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三个基层法庭对本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员各轮训了一次,其中,马坝法庭先后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5期。就生产、生活中经常性的涉法类问题编印相关的法律条文手册,发送给人民调解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解决纠纷能力。在此基础上,盱眙县法院高度重视诉讼调解,实现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的不间断调解,使案件调解率大幅上扬。

 

成立审务工作站。通过预约立案、巡回审判、就地调解、当庭化解矛盾的方式开展审判工作,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机制。根据当事人申请,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约定开庭时间、开庭地点。由此,盱眙县法院把庭审开到村口、田头、当事人家中,许多法官牺牲了节假日时间。1128日,马坝法庭在高桥乡高桥村被告家门口开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庭审中,法官就案讲法,当庭宣判,庭审后,旁听的村民一方面谴责被告的不孝,另一方面盛赞法院这种庭审方式社会效果好。12月初,桂五法庭在仇集镇山区,开庭审理了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后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今年9月初,在审理河桥镇64名村民诉村委会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中,桂五法庭先后6次到村里做双方的调解工作,使该案顺利调解结案。今年以来,盱眙县法院先后审结涉农类案件百余件,其中大部分均为调解结案,社会效果良好。

 

加大普法力度,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是“审务进村入户千里行”活动的宗旨之一。县法院和县电视台定期联系,播放法院工作动态和庭审实况,并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从法律角度予以解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自“审务进村入户千里行”活动开展以来,盱眙县法院先后在集市摆摊设点10场次,接受法律咨询1500余人,散发法律宣传材料3000余份,现场解决纠纷12起。 假日开庭46场次,预约开庭18场次,现场开庭97场次,旁听群众5000余人。

 

盱眙法院法官开庭的镜头每星期都会在乡镇的田间地头和农户的家门口出现,以致村民们说:“不出村口就可看到法官断案,法院离我们老百姓真地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