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景如画 “光”暖民心
作者:张海陵 发布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2985
“法官作为社会良知的底线和最后一道防线,要善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有效降低司法成本,减轻双方诉累,让当事人真切地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王小莉谈起十余年的法官职业感慨道。
从一名右手部分丧失功能的残疾人,成长为“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她以梦为马、左手落槌,成为了新时代的“追光者”,在追逐“光”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为了一道光,温暖了身边的人,以能动司法展现人民法院的担当作为,“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绘就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法院画卷。
巧破“烂尾”难题 服务发展大局
2017年2月,泰州从事光伏领域的企业家范伟(化名)与山东济宁一家公司(以下简称“济宁公司”)合作承接了当地一些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以及全程技术服务。由于范伟的公司经营困难,后期投资和配套设施无法跟进,光伏电站建设因此停工,成了“烂尾”工程。
2021年5月,济宁公司与范伟多次协商无果后,向泰州中院提起诉讼,要求范伟的公司给付合同约定的剩余技术服务费。王小莉负责承办这起案件。
3月14日晚上9点多,泰州中院王小莉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她疲惫地敲下最后一个按键,长达数十页的判决书初步完成。
但王小莉的心还是没有放下:“当事人的公司已无力支付多达百万元的赔偿,这样的判决也解决不了问题。济宁公司看似赢了官司,但项目无法推进,实际上双方都输了。”
思考再三,王小莉决定再试一试。随后3天里,她与双方当事人通过“云平台”进行多轮视频协商,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初步达成由济宁公司接手电站项目、范伟以公司部分资产抵扣技术服务费的和解方案。
这起历时5年多的纠纷最终得以解决,陷入僵局的“半拉子”光伏电站项目有望起死回生。
“看似一次普通的庭审、调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百姓、企业对人民法院乃至当地营商化境的印象”。王小莉每年经手的案件有200多件。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她的脸上仍总是洋溢着微笑。不少当事人称王小莉为“阳光法官”,她更愿意把自己比作新时代的“追光者”。因工作业绩突出,王小莉先后荣获多项全国性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3次。
“源头”矛盾化解 情暖弱势群体
在一起事故中,范某某受伤致残,庭审中王小莉考虑到范某某是外来务工人员,为减少当事人的讼累、钝化劳资矛盾,王小莉紧抓源头矛盾化解,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冒着烈日酷暑先后7次赶到偏远厂区上门调解,向公司负责人反复讲明利害,最终敦促用工单位与范某某达成了一次性赔偿协议。达成调解后,范某某不顾自己身体残疾的不便,从千里之外赶到泰州为王小莉送上写有“优质服务为民解忧、捍卫正义维护公平”的锦旗。
在多年的审判生涯中,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总是牵动着王小莉的心,她总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做到为民、护民、便民、利民,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一起离婚上诉案件中,王小莉没有针对一审判决中女方在结婚登记时的身份认证瑕疵一驳了之,而是深挖源头问题,驱车500多公里、历时8个小时车程,远赴安徽凤阳,协调公安、民政、村委会帮助解决身份认定问题,在获得女方信任的同时,提出“感情冷静期”,有效缓解夫妻双方矛盾。
对于许多身处逆境的当事人来说,王小莉就是一道明光、一份依靠。在倪某某履行协议纠纷一案,她主动为身患肝癌晚期的上诉人申请司法救助,为了减轻上诉人的讼累,将所有司法救助金申领手续送到在苏州租房治病的上诉人病床前。
“即使问题解决不了,看看王法官的笑脸,心里也就舒坦了。”王小莉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主动参与策划了“小莉法官说家事”法治宣传栏目,开展法治宣传、普法维权等各类社会活动100余场;积极主动参加省、市残联和妇联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在市残联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小莉维权热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多次。
专业“宝典”赋能 破圈效应凸显
2018年年底,王小莉调至民三庭,主要负责知识产权和涉外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这个全新领域对她而言是个新挑战。
“审判工作中接触的每个案例,对我而言,都是学习、升华的过程。”工作之余,王小莉将这些案例的特点和从中总结的经验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今,她的“宝典”已积攒了厚厚的几本。
为帮助越来越多的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权利人依法维权,促进泰州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她主动延伸审判职能,走出“法院圈”,实地走访了梅兰春酒厂、海棠春餐饮等重点老字号企业,召开了老字号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会,联合多部门会签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扩大“朋友圈”,打造富有特色和内涵的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泰州模式”;在2022年泰州承办省运会期间,她启动省运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联合市司法局应用“苏存证”电子数据存证平台,科技赋能省运会标识知识产权保护。
为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王小莉的主导下,泰州中院联合公安、检察院出台了《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协调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凝聚知识产权刑事打击合力;依法适用调查令、证据保全、书证提出命令、保密承诺书等,有效破解“举证难”问题;联合市场监管局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推行“示范性裁判+联调联处”解纷模式,让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更加便捷高效。
她还带头走访企业,服务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担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领域宣讲人,多次赴上海、苏州等地,为大型建工企业开展建设工程合同专题讲座,积极参加“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等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就侵权责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劳动争议和婚姻家庭等专题开展20余场法制讲座,把“司法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