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滑”汇错款 法官24小时追回
作者:丰县人民法院 郝元浩 王宇 发布时间:2023-03-31 浏览次数:3661
“法官,法官!能不能帮帮我,我一时手滑输错账号,误把工友的工资汇给了别人,我现在联系不到对方,怎么办啊!”
案件回顾
误输账户转错钱 李大爷焦急求助法院
2022年,家住云南的白族李大爷与工友来到丰县务工,工地完工后不久,工友因家中有事,便委托李大爷代为领取50000元工资款,领完工资时已是中午,银行柜台暂停营业,为尽快将工资款转给工友,李大爷便想通过ATM机进行转账。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ATM机,李大爷谨慎再三,可没想到还是“手滑”按错了一位数字,将原本应该打给工友的辛苦钱误打到吕某账户中,自己也浑然不知。
后来,工友见钱迟迟未到账便心生疑问,随后电话联系李大爷质问其是否打款,李大爷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同时又担心自己操作出了问题,便动身前往银行核实。
果然,经账户比对,李大爷这笔钱确实未打进工友账户中,而是打入了外地吕某的账户。此时,李大爷恍然意识到自己闹了“乌龙”,想抓紧联系吕某讨回错转账款,但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其无法提供吕某的联系方式及身份信息。
见李大爷心急如焚,银行工作人员建议其前往法院咨询,自责又着急的李大爷随即匆匆赶到法院。
法官破除语言障碍 稳情绪 听案情
在诉服大厅导诉台值班的法官助理郝元浩见李大爷十分焦急,便主动上前询问缘由,由于李大爷本身普通话不标准,加之心里着急,郝元浩一时听不清李大爷诉求。愈发着急的李大爷,嗓门也逐渐大了起来。
此时,立案庭庭长史宝光听到动静,急忙赶来安抚李大爷的焦虑情绪,并逐字逐句倾听李大爷诉求,重复李大爷话语,询问是否如此。
了解案情后,史法官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明确被告的身份信息,以便于联系上被告,拿回工资,若再耽搁下去,恐生意外,不利于下一步协商或诉讼工作的开展。
由于案情特殊,史法官为李大爷开启了绿色通道,现场认真审核资料,快速办理调查相关手续。手续办理完成后,史法官即拿起手机与该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向其说明缘由,同时通知李大爷带上手续尽快赶往银行查询。
法官协商+“视频自证” 辛苦钱失而复得
李大爷赶到银行时,已经接到法院电话的银行工作人员早已在窗口等待多时,看到法院签发的调查手续后,银行工作人员十分配合,很快便查到了吕某的联系方式。随后,史法官第一时间联系到吕某,向其详细说明案件情况并协商退款事宜。
电话那头的吕某得知情况后,一度怀疑史法官“冒充”法院工作人员。为打消吕某疑虑,史法官添加了吕某微信进行视频“自证”。见到法院诉服大厅人来人往,吕某这才相信,同时也松了一口气,他表示,自从这笔“横财”打入自己账户后,以为被诈骗团伙“盯”上了,是吃不好睡不好,深思熟虑后决定耐心等待,终于等来了法院的电话。
经史法官自证后,对方爽快同意退还案款,李大爷长舒一口气。
随后,吕某及时向李大爷返还了涉案款项,拿到钱的李大爷也撤回了起诉,并向史法官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