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网络购物、网络直播、数字文化、在线医疗等为代表的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持续扩大的重要力量,随之而来的是新型消费纠纷日益增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时值“3·15”消费者权益日,为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全社会诚信经营和消费维权意识,3月13日上午,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联合吴中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数字消费 法治护航”消费纠纷联动化解品牌升级工作暨3·15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吴中区消保委秘书长金茂忠,吴中法院民一庭庭长史华松、副庭长王凡,木渎法庭员额法官韩亚光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

史华松庭长介绍,吴中法院根据市中院、市消保委《关于消费纠纷联动化解“推动品牌升级,共促消费公平”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吴中区工作实际,联合区消保委开展“数字消费,法治护航”品牌建设,建章立制夯实项目建设根基,最大限度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字消费纠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形成调解在先、诉讼断后、规范前置、有序衔接、便民利民的解纷工作新格局。2022年11月,法院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消保委共同在区消保委挂牌设立苏州首家数字消费纠纷联动调处中心,根据数字消费纠纷案件的案情、类型及疑难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有效提升诉讼与非诉讼对接实质化水平。为有效提高法官在数字消费纠纷领域的司法调研能力和综合审判能力,法院在全国范围内聘任17名法律专家组建法律专家库,为审理化解包括疑难复杂数字消费纠纷在内的民事案件和开展相关司法调研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法院注重培育数字消费纠纷典型案例,定期选取典型案例开展庭审开放日活动,多起网络消费纠纷被国家级媒体报道宣传,均取得良好法治宣传效果。

会中,金茂忠秘书长总结了消保委与吴中法院联合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的工作举措及成效。他表示,各大电商平台为实现销售目的,对产品的宣传包装可谓花样百出,常有消费者对此判断不足“一拍脑门”冲动消费,从而导致消费纠纷日渐增多。针对这一消费维权领域新热点、新问题,消保委联合吴中法院通过“数字消费 法治护航”纠纷化解品牌,对辖区涉数字消费纠纷进行归口处理,对于具备调解条件的数字消费纠纷案件,法院可以采取立案前委派调解、立案后委托调解等方式,引导当事人依托联动调处中心由消保委先行解决纠纷;对于消保委受理的案情重大、疑难复杂或新类型的数字消费纠纷,联动调处中心法官可以根据消保委邀请,及时给予法律指导,实现便捷、灵活、高效化解数字消费纠纷,服务保障数字苏州建设。

会上,民一庭王凡副庭长通报了3起数字消费纠纷及1起医美纠纷典型案例,木渎法庭韩亚光法官结合辖区汽车消费维权情况,通报了3起该领域的典型案例,并逐一予以法律评析,以期通过案例发布引导广大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权,同时也提示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将根据推动消费维权品牌升级的工作谋划,以扎实推进数字消费纠纷联动调处中心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工作举措,更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数字苏州建设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