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里飘出的苏北情歌
作者:李金宝 发布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1325
大运河、新沂河的水流清澈碧透,流过广袤的苏北平原,滋润了农田里的庄稼,养育了沿河两岸人民的生命,润甜了当地姑娘小伙的歌喉;劳动的号子,解乏的小调,派生出了民间情歌,使一首首盈泪难忘、甜蜜心动的苏北情歌像河水一样叮咚流淌。古老岁月的唱盘,把一首首苏北情歌播放在美丽富饶的田野上空,播放在打谷场上,播放在农家小院,播放在广大农民的心田。
我跟姐姐东西庄,鞋子跑坏十几双。
垡头田里跑成路,窗户脚下站成塘,
好姐姐呀,我头顶露水脚踩霜。
过去直至现在,在苏北一些地区,人们把姑娘尊称为姐姐,这首情歌,是唱一个与姑娘同村的小伙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自然、直白、简练,没有太多的矫饰和含蓄,也没有太多的深奥,朗朗上口,朴实生动。
太阳下山黄又黄,郎扛木犁姐背筐。
本想说句知心话,话到嘴边心里慌。
傍晚,日落西山,炊烟向晚。美丽的晚霞把田野映照得色彩斑斓,在农田里劳作了一天的一对年轻男女,双双从农田里收工回家,他们背草扛犁,一前一后地走在长满青草的田埂上,因长期在一起劳动而相互产生爱情的姑娘和小伙子,本想大胆向心爱的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却又羞于启口。
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苏北农村还很封闭落后,男婚女嫁要靠媒婆提亲说媒。千年不变的封建习俗,使许许多多有情人难成眷属,甚至酿成了类似梁山伯与祝英台般的爱情悲剧。从这首情歌中,不难听出年轻人对封建习俗的无奈和对自由爱情的渴望。
郎在对岸把水挑,姐在房中把手招。
娘问女儿做什么,纺完棉花伸懒腰。
这是一支很有趣味的情歌,也是一幅美丽幽静的乡村风情画:粉墙青瓦,苔痕石径,池塘清清,岸柳如烟。一个农家女小袄裹身,油辫垂胸,面若桃花。她正在房中纺棉时,抬头看见邻家俊朗的小伙正在门前池塘的对岸挑水,小伙是姑娘的相好。她本想向情人做个暗号,在一起说说情话或相约下次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不想她的手势却被妈妈看见了,使她既羞怯又惊慌,忙把妈妈的追问借故支开。
苏北情歌,就诞生在田园里,诞生在房前屋后的瓜架边,桑间濮上处处有。她是劳动的产物、爱情的结晶、解乏的手段、精神的寄托。
油菜开花满园黄,韭菜开花满园香。
黄瓜开花先起蒂,豆角开花结成双。
整首情歌韵味十足,形象生动,比喻贴切,亦庄亦谐,细腻婉约,含而不露,意味深长,隐喻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爱情的歌唱。
情郎对面走过来,田宽路窄怎让开;
对面难说私情话,假装弯腰拔花鞋。
拔花鞋呀拔花鞋,轻轻叫郎晚上来。
一对相互爱慕的有情人在农田里劳动,偶尔在窄窄的田埂上相遇,姑娘本想对心上人说说心里的悄悄话,怎奈田里人多眼杂,生怕被人听见了说闲话,只好弯腰来假装拔起被泥土粘住的绣花鞋,并轻轻地告诉情人:晚上再在老地方会面吧。
爱情,是人类生活绚丽的花朵,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爱情尤为美好。在田原中飘出的情歌带着泥土的芳香、果实的甜美,令人陶醉,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