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被“扫地出门”
作者:朱先明 发布时间:2012-12-12 浏览次数:316
今年3月,因拖欠37名农民工工资致使上访而引起连云港市连云区人大关注,被该区法院强制执行的浙江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项目部,竟再次触犯维护社会稳定的底线。11月25日,该公司项目部接到建设单位通知其结账后,于12月10日上午被“扫地出门”,灰溜溜地走了。据了解,尽管今年市场低迷、项目投资资金缺口增大而使拖欠农民工工资执行工作出现不少困难,但由于连云区人民法院建立了与区总工会、建设、人社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坚守维稳的政治底线,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列入了“黑名单、禁招标”的“禁入制度”,因而使该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执行工作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顺利。截止到12月10日,该院共受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49件,已执行47件,涉及农民工总数达4957人,实际直接兑现农民工工资2769万元。
“列入黑名单,禁止招投标”,这只是连云区近年来为顺利清欠农民工工资而建立相关制度中的一个“杀手锏”。据连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保证农民工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犯,该院在今年元旦春节来临之前,就提前作出部署安排,并要求相关业务庭和执行局对受理辖区所有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工作,将任务落实到业务庭和办案法官。同时,加快审理进度,加大执行力度和处罚,如在今年10月的执行调查中发现3家建设项目因拖欠金额大、涉及农民工的问题迟迟未解决,该院以能动司法立即派出法官介入,分别找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其提出司法告知,督促其尽快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其中,一家建设工程公司因不积极处理拖欠被法院责令其限期结清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有关部门遂将其列入黑名单,禁止招投标而被赶出了建设市场。此举对涉及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起到了一个“震慑”作用。
与此同时,为了让有理无钱的困难农民工打得起官司,该院专门为农民工设立立案信访窗口,为农民工免费提供诉讼指南,告知诉讼风险,引导农民工依法、正确表达利益诉求;实行电话立案、巡回审判和无假日开庭,方便农民工诉讼;积极实行巡回法庭直接立案制度,解决沿海大开发工地当事人申请立案不便问题;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实行优先执行,快立、快执农民工工资案件27件,送执行款上门;对因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未能及时实现和保护,生活陷入困境的申请人给予适当救助,帮助他们缓解暂时困难。使一部分经济困难而又得不到及时执行的申请人得到补偿和救助,有效预防了“执行难”、“申诉难”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拓宽司法救助的范围,建立和完善了司法救助审批制度,落实执行救助金制度,明确了救助金的发放对象、发放条件、发放程序,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农民工减、免、缓交诉讼费48.7万元。今年以来,该院未发生一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