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沈某诉称,200411月,被告江苏某建筑公司承接了启东一处建设工程,该项目负责人是朱某。20054月,其向被告提供了木材等材料用于工程建设,并由朱某出具了工程款借条一张,现要求被告给付货款8600元。

原告为证明其主张,提供以下证据:1、朱某于2005426出具的领款凭证一份,证明当时是因为工程建设的需要,朱某向原告出具的领款凭证; 2、承包合同书一份,证明该项目负责人是朱某,朱某出具借条的行为是职务行为;3、证人季某到庭证言,证明是朱某叫其将原告的木材运到工地上的,价值8000多元。

被告辩称,其没有向原告购买木材,工程款借条是朱某个人向原告借款,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请。

审理中,法院要求原、被告提供朱某的确切住址,以查明案件事实,但均表示朱某下落不明,无法提供。

[审判]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与被告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其证据效力法院依法不予确认。据此,判决驳回原告沈某的诉讼请求。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朱某出具的“领(借)款凭证”是朱某向原告借款,还是因工程建设需要向原告购买木材所欠的材料款,原、被告进行了法庭辩论。原告方认为,朱某作为被告的建设工程负责人,因工程需要向原告购买木材,属职务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依法应由被告承担。被告方则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只能证明是原告与朱某间的民间借贷关系,被告不能对朱某的个人行为负责。                                                                                                                                                                                                                                

法院认为,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即“谁主张,谁举证”。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此,原告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主张的事实,那么原告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原告主张在原、被告间存在着买卖木材的口头合同关系,并提供了被告方当时的工程负责人朱某出具的“领(借)款凭证”一份,而出庭证人虽然证明了原告与朱某之间曾发生过木材买卖,但不能证明朱某所出具的“领(借)款凭证”上的借款就是木材款,且从“领(借)款凭证”的内容来分析,也无法认定就是朱某因工程建设之需要向原告购买木材所欠的货款。所以,原告以朱某所出具的“领(借)款凭证”,主张原、被告之间存在着木材买卖关系,并由被告承担给付货款的义务,证据不足,法院难予支持。据此作出如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