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网特别推出追记南京玄武区法院法官王辉的长篇通讯。从他的事迹中,我们读到了承载党和人民期望、政法干警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沉甸甸,重如山!

  王辉,人民的好法官,你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紫金山红叶流丹片片坠,孝陵卫芦花染霜点点泪。

  11月22日,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孝陵卫法庭法官王辉,在接待当事人时,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撒手离开了他钟爱的审判台。

  11月28日上午,参加王辉遗体告别仪式的领导、生前友好和案件当事人,用同样的哀伤、不同的语言,表达着无尽追思。

  善用法律 审案两千无一差错

  王辉钟爱审判工作,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天职与使命!他审案两千余件无一差错。

  2001年南京公交公司推广使用IC卡取代月票,每卡每月使用上限120次,使用不足下月不补。市民陈某以此不合理为由状告公交公司。此案的背后有一批市民在观望。王辉审理后认为:月票,顾名思义为当月有效、隔月作废的票证。原告自愿选购成人月票IC卡,即与被告订立一合法有效合同;原告不能证明自己购卡时对月票含义存有重大误解,也无证据和理由表明“使用不足,隔月作废”条款不公平;变更该条款将导致月票卡的福利性质不复存在,对众多乘车人不公平;同时,被告依照物价部门审批精神制定的该条款亦无不当……最终,王辉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这起全国首例“市民诉公交IC卡案”,因为法官艺术性地把矛盾纠纷转化为法律问题,运用法律观察、思考和判断纠纷,所以赢者堂堂正正、输者心服口服,法院收获了满堂彩。

  王辉从不满足于做法律的传声筒和法律条文的复印机。他认为,公平正义只有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中。

  2001年锁金村法庭连续受理三起以某超市为被告的买卖纠纷案,时任庭长王辉颇为警觉,当即实地调查。一走访,竟然发现这家超市老板携款出走,40多家供货商聚集上百人围在超市门口,哄抢事件一触即发!王辉当机立断:查封超市、派人看管、实施“诉讼保全”,逐一登记供货商债权,稳定躁动者情绪。随后,顺线研判,从蛛丝马迹中发现超市老板涉嫌诈骗的证据,王辉报经法院领导同意,及时将案件移送刑事侦查机关处理。王辉又带领法庭干警协助公安机关将超市物品发还供货商,并协助捕获超市老板。

  “如果拘泥法条、墨守成规,等到原告申请并提供担保后才诉讼保全,不仅挽回不了供货商损失,哄抢超市、趁火打劫、争抢踩踏械斗等恶性事件难保不发生。”一位民警说,“这事现在想来都既庆幸又后怕。”

  以法律智慧和胆略确保案件效果,在王辉身上数不胜数。

  不玩“潜规则”,比常人更清廉勤奋

  1997年6月,王辉走上了玄武区办公室主任岗位。一次,因采购大宗办公用品,店家给了他一笔回扣,以期“今后更好合作”。王辉面带微笑却义正词严:“选择你们,是因为物美价廉。为公家办事,我个人不能拿一丝一毫。回扣就摊到采购的物品中吧!”

  面对诱惑,王辉这位共产党员,不做市场“潜规则”的俘虏;面对得失,这位官不大、权不小的领导,甘作规章制度的“臣服者”。

  王辉在担任庭长期间,一次因公外出调查,期间遭遇车祸,在外地医院花去医疗费上千元。同事劝他,你是因公外出受的伤,这笔医疗费可以在单位报销。但他说,按照规定,只有在南京市定点医院看病费用才能报销,要严格按规定办事。

  王辉的父亲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离休前位居副省级;他岳父也是某部副司令员,但他从不因此养尊处优,相反却比常人更清廉勤奋,与王辉同时转业到法院的朱纪国说,至今没多少干警知道他是“红二代”、“官二代”。

  法院当年分配福利房,王辉起草方案时,有意将工龄和“院龄”一道纳入打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工龄很长的他是悄悄地为年轻人让房。直到去世前,他仍住在爱人单位分配的“有使用权、无所有权”的公寓房。

  法院25载,时刻“冲锋姿态”

  军营摔打17秋,法院锤炼25年,王辉总是保持着冲锋的姿态、战斗的状态。他认为,履行神圣使命的岗位最能体现人生价值!

  1987年,王辉脱下军装来到法院,其中的不适可想而知,但他迎难而上。从书记员做起,从法律ABC学起;努力干好别人不愿干、不屑干的小事,做好别人做不好、做不了的难事;刻苦求教书本,虚心讨教众多比自己年轻的法官。

  仅用6年时间,他成为一名资深审判员,被任命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成功完成从优秀军官到优秀法官的华丽转身。

  转业后的第九个年头,他走上了锁金村法庭庭长岗位。2001年,政府要征地建一公益项目,但该地块上的某汽修公司漫天要价迟迟不搬。这是一道“考题”,出给了刚刚上任的王辉。接到诉状,王辉先了解案情,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向被告宣讲法律,告知其依法拆迁的应得补偿额,帮其调整心理预期,晓以利弊。另一方面,劝导政府尽力解决拆迁困难。王辉把法律智慧及法律关爱融入一次又一次的协调,终于使双方达成共识,促成汽修公司顺利搬迁。

  在王辉“冲锋姿态、战斗状态”感召下,锁金村法庭相继获得南京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文明法庭等称号,为2007年荣膺“全国青年文明号”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到孝陵卫法庭后,王辉继续发挥这种拼劲和干劲,在全国法院收受案件普遍激增的情况下,孝陵卫法庭涉诉矛盾纠纷却年均下降20%,王辉把600多件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孝陵卫法庭连续9年无涉诉信访上访,审判质效综合指标居全市前列。

  因年龄原因,王辉卸去庭长职务后,干劲不减、标准不降。在孝陵卫法庭立案室,只有王辉一人,他不仅要负责法庭的立案审查、信访接待,还要做诉外矛盾的化解工作。他每天接待当事人20人以上,其间辛苦惟自知;年均立案500件,件件定性准确;年均诉前调解案件百余件,群众都带着疑虑来,面带笑容归。

  2010年,王辉因骨膜炎,在脚踝处开了刀,手术后恢复不好,脚踝常年肿胀不能走路,直到他病逝,脚肿得连袜子也穿不上,鞋子是用热毛巾在脚踝处热敷了许久后才勉强套了上去。可就这样,他一天没有请假休息,他总说,“立案室没有人,我工作离不开。”

  马行千里终有停,可王辉这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却生生地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11月22日上午,王辉审查受理6起案件,调解了一起民事纠纷,忙得茶都没泡。中午,门卫秦正寿师傅发现他脸色苍白,便劝他回家休息。王辉一手捂着胸口说“这有点疼”,一手摆了摆:“不用了——吃颗药就好。哦,忘带药了,能不能麻烦帮买一盒速效救心丸?”

  服药后,在秦师傅床上和衣仰卧了一会儿,王辉下午2点准时来到工作岗位。接过朱律师厚厚的诉讼材料,看完了一摞后,指着朱律师面前的另一摞材料,“你把材料再给我看看。”话刚出口,就一头歪倒在桌子上。朱律师和王辉的同事们火速喂他吃速效救心丸、进行人工呼吸、按压胸部,急送医院抢救……遗憾的是,57岁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把材料给我看看”的那一幕。

  心系群众,百姓的事最大

  “很遗憾,我们来晚了。”眼前的王辉已是黑色相框中的一副定格。望着身覆党旗,静卧鲜花丛中的王辉,在玄武法院打了16年官司的王建翔泪眼朦胧,声音哽咽。

  王建翔抹着泪回忆说,20多年前,他与前妻因感情不和离婚时,约定女方抚养孩子,男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可王建翔好不容易凑齐并支付抚养费后,前妻却丢下孩子跑了。王建翔无奈地接回孩子,起诉前妻返还抚养费。

  案情很简单,法院判决也不难——找不到女方可以缺席判决;但是,找不到人,空有一纸判决,执行不到钱又有何用?承办法官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先后四五十趟上女方父母家,也根据传闻南下广东寻找,却丝毫没有女方线索。刚刚下岗的王建翔咽不下这口气,三天两头跑法院,经常连骂带闹。

  “兄弟,一切都可以先放放,怎么把孩子带大才是最要紧。”这时,并不分管案件的王辉来到了他身边,告诉他“法律和法院不是万能的”。同时,带头与其他法官一起凑钱给他小孩买衣服,送饼干和糖果。后来,又托关系帮他谋了份摆摊卖鱼虾的活。此后的很多年里,王辉又成了王建翔的“法律顾问”。说到这些细节时,这位风里雨里讨生活的硬汉带上了哭腔。

  “他心中装着群众,百姓的事在他心中最大。”追悼会上,玄武区法院副院长吴小晗眼睛又红又肿。

  她清晰地记得,王辉在锁金村法庭任庭长时,一位工作很忙的当事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王辉打了个电话,商量能否选择周六开庭。“‘两便’其中一条就是要方便群众诉讼,这个请求合理。”王辉在征求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后,把开庭时间定在了周六。香港大公报闻知此事后,报道称赞是方便群众诉讼的假日法庭。之后,王辉不断将这个思路拓展延伸,把假日法庭、预留法庭、审务进社区制度化,使法庭、法官走进了群众中。

  “王辉的选择,我懂。他就是一个爱他人胜过爱自己的人。”谈起丈夫,同是军人出身的袁维平两眼噙泪,“我知道王辉工作忙,责任心强,甚至常常顾不上喝口水,所以经常叮嘱多喝水,多休息,量力而为,他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谁知最后都没有做到……”

  生命最美是过程。王辉的美,不单单是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优秀党员,荣立三等功,更表现在他人生履历的每一页都赢得掌声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