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主动提出司法建议,在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中作出了新贡献,望能不断总结经验,见微知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这是近日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在沭阳法院《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镇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上作出的重要批示。

 

今年以来,沭阳法院党组把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作为主动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采取面对面提出建议,实打实查找问题,心贴心主动服务,共发出司法建议117条,其中有6条得到县委主要领导重要批示,有72条被采纳落实,所有建议都受到相关单位的积极回应,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局,沭阳法院党组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县乡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险的司法建议》,被县劳保局采纳。全县乡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障制度应用而生,劳资纠纷越来越少。

 

“上门建议只是解决了司法建议工作的效率问题,而要提高司法建议的质量问题,关键在于把握问题准不准,分析问题透不透,提出问题实不实。”在一次院党组会上,沭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辉掷地有声地说。

 

周院长说的有板有眼,做的实实在在。为突出司法建议的实效性,沭阳法院专门成立司法建议工作办公室,统一扎口管理全院司法建议工作,规定书面建议由办公室统一制定上门送达,个案建议由办案部门报请办公室审核后,由承办法官上门及时建议。今年以来,该院司法建议涉及司法、工商、金融、教育、服务等12个领域,涉及的问题有农村“三来一加”、农工工返乡创业、非法集资犯罪等22个,建议具体问题实在,效果明显。

 

近年来,沭阳经济后发快进,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县实现GDP41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38.78亿元,位居苏北第一。县域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如何?劳动环境怎么样?返乡创业的积极性高不高?带着这些问题,今年6月下旬,沭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辉专程来到沭阳籍务工人员集中地的常州市武进区进行走访调研,他进工厂、入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先后与百余名沭阳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查座谈。通过调查发现,近90%的人员都怀有回家乡创业的想法,但真正返乡创业的仅20%。通过进一步了解,主要原因是家乡的劳动保障、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周院长指示院司法建议办公室专门撰写了3000多字的《关于沭阳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县委书记蒋建明、县长胡建军在报告中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人社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社会服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为了确保司法建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沭阳法院党组把司法建议的触角做更深入广泛的延伸,把司法建议更细化,更体现法院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在作风上达到亲民为民。为了对司法建议跟踪服务,该院针对农村全民创业中出现的合同纠纷问题,在作出司法建议后,相继在6个人民法庭辖区内建立了13个“三来一加”法律服务站,安排专门法官驻站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并通过巡回审判,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服务。

 

新河镇的花农靠养花种草致富后,也出现了少数花农违规交易等不诚信现象,在沭阳法院党组的建议下,新河镇出台了《关于建立花木农户诚信档案的暂行办法》。“办法”作出后,庙头法庭与镇政府联合成立“诚信办”,以在法庭非为被执行人等为标准,每年评比一次“最诚信花木农户”,实行集中授牌、流动挂牌、失信摘牌的办法,实现了既打造诚信,又减少纠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