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喧嚣,万物纷扰:战国的战车刚刚驰过,满夷的铁骑已蜂涌入关,留了两千多年的小辫子刚刚剪掉,发配东瀛的不肖子孙又提刀上门,历史的尘埃尚未落定,现实的蛛网已满目疮痕。

人是一口欲的坑,人是一张贪的网,人活着就是为了争。没有温饱时,争利;丰衣足食时,争名、争权,甚至连淫欲也跟着作怪。

有了一个“争”字,历史的卷面虽不够整洁,却也平添了不少厚重的内容和时空的营养。似乎上帝之手只有用破坏才能雕刻出未来。没有了这些“争”,社会进步就会停滞,历史的进程就无法向前。“争”也有“争”的道理。历史上的纷争之所以成为有重大附加值的史实,是因为这样的“争”都是从大处着手,都是从民族、民权、民生之大计着眼;因此也可以说,乱非乱,乱益乱,乱中自有胜道也。

然而,结束这段时间虫洞的漫长旅行,踩一踩脚下的土地,反观一下自己,我们都在争什么?或者自问一声,我们究竟应该争些什么,不应该争些什么?其实这世上从来就没有过绝对的公平,就如一天中不可能全是白天,一季中不可能全是晴天,一年中不可能全是春天,一生中不可能全是顺风天一样。经历坎坷的挫伤感必然会成为我们人生的阵痛。其实,我们挫伤感的来源只有一处,就是我们相互捅挤的地方,就是我们相互排斥的地方,说白了就是我们正在争的地方。已有的,不以为喜;没有的,常以为忧。其实,我们只有一心去争“大”,才能少争或不争“小”;只有全力去“争”该争的,才能无暇去“争”不该争的。归结起来不过八个字:笑看风云,宠辱不惊。

笑看风云是一份人生的从容。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我自航,就是能正确应对人生的变故,处变不尽,于变中求不变;临危不乱,于乱中求胜道。人生的彩虹越是绚烂经历的风雨越是凄烈,人生的钢构越是坚韧历经的淬火越是惨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见死生有异,形与质相反相成也。

宠辱不惊是一份人生的淡定。没有“淡”就没有“定”,把不该争的都看淡了,该争的就会更加坚定。淡定是一种自信,你说我行,我不会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因为我本身就行;你说我不行,我不会拂袖、不会作色,因为我行不行,我比你更清楚。淡定是一种超越,超越眼前,超越局部,超越心中的屏障。淡定是一种极致,是一种以淡漠示以不争,却时时在争、处处在争的“大争”、“真争”和“巧争”,是一种最有力的“争”、最无可匹敌的“争”,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争”。

云动心不动,心动乾坤动。无边的法力来自无际的定力,无际的定力来自你心中的淡漠和你对眼前风云的傻傻一笑。

 

 

编后按:行者妄发此语,很造作,毕竟自己也是凡夫俗子一个,道无所修、德无所累、功无所成、名无所就,用隔壁二大爷的话说,那小子什么东西,也不称称自己几斤几两?!在“诗歌报”论坛,正如一位叫自由小二的朋友说的,诗人、作家多的去了,哪轮的上我这样的角色说三道四的。但以行者俗眼、冷眼观之,历历纷争在目,声声指斥在耳,心中常多叹息,尤其为兰逸尘和秋水君不取也。此二人者都是人中之萃,极其优秀的人间仙品,但为世所累不浅,太在乎从别人眼中的自己或别人口中的自己了,把别人的眸光当镜子是照不到真实的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