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信访接待
作者:朱小平 发布时间:2007-04-06 浏览次数:3478
“咚咚咚”,随着清脆的敲门声,走进来一位看上去60多岁、打扮时
看见有人来访,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给她端上一张椅子,递上一杯热茶。没等我们开口,她自我介绍姓王,因与他人买卖房屋发生纠纷,对方把她告到法庭。开庭那天,因她和证人文化水平不高,听不懂法官的一些专业性语言有时会答非所问。如法官问其中一位证人的职业,那人讲是做船的(一般忌讳讲“行船”,而说成“做船”),法官进一步追问是哪个造船厂的,引起了这位老太太的不满,认为法官在有意为难她的证人。再联想起宣布法庭纪律时,她的证人翘着腿、歪着身子而遭到法官的训斥;开庭过程中法官严肃的表情以及几次打断她的讲话等情形,越想越觉得法官偏向对方,开庭过程中这位老太就与法官发生了争吵,以至案件还没有判决就认为法官会作出不公正的判决,而找遍了法院领导,最后来到监察室投诉。
耐心听完她的讲述,心中对她来访的内容有了初步印象,主要反映法官偏向对方,对她这一方态度粗暴。根据她提供的10名在场人,我们决定特事特办,当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10名在场人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法官态度比较严肃,吓得他们有时不敢讲话。我们把承办法官也找来了解情况,要求他对这些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的老人问话要浅显易懂,尽量做好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做到案结事了。
就在我们进行调查的期间,王老太又来反映有人为对方打招呼,越讲情绪越激动,越想心里越生气,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和另外一名接待的法官不管怎么劝说解释都无济于事。王老太哭着哭着,起身随手拿起挂在书橱旁边的毛巾擦起鼻涕来。
第二天一早,王老太提着鼓鼓囊囊的提包来到监察室。我心里一愣,难道她又带了什么新的举报材料?我们看她心情似乎平静了许多,就抓住时机把这两天来调查了解的情况向她反馈。趁我们不注意,她从提包里拿出一条崭新的毛巾和半块新肥皂放到桌上。我们疑惑不解地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昨天我因情绪激动,拿了你们洗脸擦手的毛巾又是擦鼻涕又是擦眼泪。回去以后越想心里越过意不去,再想想你们对我的态度这么热情,对我的反映这么重视,不管案件的结果如何,我不会再到处反映了,我会按照你们的建议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解决。”
听到这里,我和另外一名接待人员会心一笑。眼前这位打扮时尚的老太在我们眼里似乎也变得和蔼可亲了,她又是谢谢,又是和我们握手道别。这次特殊的接待也让我从中悟出了一些信访接待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