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勇敢的心》里,主人公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人为摆脱英国的统治而英勇奋战,当绞刑的绳圈套在他的脖颈上时,他高喊着“freedom”英勇就义,那一颗勇敢自由的心深深震撼了我。我喜欢一遍遍看着这部电影,心潮澎湃之后,我总是不自觉地叩问自己,我拥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呢?案件一个接着一个,我也在为自己努力寻找着答案。37,当被害人邓某的妻子紧握着一封红纸信来到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时,我似乎找到了我需要的答案。

这还得从一起交通事故说起,2006年夏天一个深夜,昏暗的路灯下,已经醉酒的丁某迎着豆大的雨滴,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驾着摩托车,载着二十余年的挚友邓某,在大路上飞急地掠过了一条水线。突然间,一声轰鸣,水线中断在了两家施工单位共同挖凿的路沟边,丁某和邓某均被甩进了路沟中,邓某当场死亡。经公安机关责任认定,丁某负该起事故的主要责任。

邓某的妻子是位下岗女工,女儿还在上小学,父母还需要赡养,雨夜的惨剧,将年仅43岁的邓某从她们身边永远带走了,失去了顶梁柱的日子对于这个家庭将意味着什么,是毁灭吗?我不敢继续想下去。

可当我在对丁某的家境进行了调查之后,我开始觉得头痛了,丁某也已年过四十,上有八十岁的母亲,下有十几岁的女儿,妻子为别人做帮工,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却可能面临着二十余万元的巨额赔款。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静心揣摩着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丁某和邓某是好朋友,可以从两家的关系入手,做丁某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引导丁某一家积极赔偿,同时做被害人家属思想工作,让他们谅解丁某,降低赔偿数额,不然将会面对空有判决,拿不到钱的局面。

想的总不及来的快,226日下午,丁某八十多岁的母亲携带干粮,颤颤微微地就来到了法院,责怪我将她的儿子抓了起来。面对老人的责难,我只能任凭老人的推搡,并努力搀扶住她。在老人趋于平静后,我将老人送回家,并试着开始做丁某一家人的思想工作,讲解相关的法律规定,讲述邓某死亡给邓某一家带来的巨大伤痛。六个小时之后,丁某家人最终愿意筹款分期赔偿一定数额。

第二天,我来到了被害人邓某家中,将丁某一家愿意分期赔偿及渴望得到谅解如实作了说明,“我想小邓在九泉之下,即使对小丁有万般埋怨,但也不想一次意外就让两家人都要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毕竟小丁也是他二十几年的挚友啊……”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劝解之后,邓某家人不仅原谅了丁某,请求法院对丁某予以轻判,而且愿意进行调解,大幅度地降低了赔偿数额。

案件终于有了转机,虽然双方的数额相差还很大,不过我相信一颗和谐真情的心必将能像雨后彩虹一样,将两家人紧紧的连在一起。

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我继续努力做着双方的思想工作。2007年的36,双方终于进一步做出了让步,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丁某因认罪态度良好,并且能积极赔偿,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谢谢法院、谢谢法官,是你们让我们一家有了重新开始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摊开邓某一家人送来的那封红纸信,我想到了《勇敢的心》,我的心里感到了莫名的轻松和愉快,因为我知道我有着一颗和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