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沿海开发工地设立“便民服务室”有什么好处?法院对项目和职工提供哪些服务?今年初,连云区人民法院在沿海开发工地增设的窗口——工地“司法便民服务室”,近10个月来,前来了解、咨询和寻求法律帮助的建设施工单位和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就有300多家共计5980余人。眼下,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法院正在积极帮助这些企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帮助职工依法维权。

 

连云法院院长唐涛表示,在工地增设司法“便民服务室”窗口是展示法院形象、发挥保障作用的新的平台,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法院与建设施工等单位的合力和窗口作用,督促、帮助和指导建设施工单位和职工维权,加强和谐文明工地建设。

 

为转变审判工作作风,把干警压到一线,2008年初,连云法院在东部城区各乡镇(街道)相继设立了12诉讼服务工作室。今年初,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进行深度调研,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基础上,决定在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工程工地增设“便民服务室”窗口。

 

连云法院还对重点工程派出业务精干的法官进驻现场办公,并配备了相关办公设备,准备了大量的《法律宣传手册》和宣传资料向各投资主体单位和职工发放。连云法院在为企业提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首先调查企业依法维权特别是农民工的维权情况,再进行评估、帮助和指导,助推建设施工单位加强和谐文明工地建设。工作中,该院推出了“八上门”预约服务即上门向企业及职工宣传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上门为企业把脉分析化解防范投资风险;上门办理申请立案手续;上门调解矛盾纠纷;上门送去执行款;上门进行案件回访;上门指导和谐共建。他们还发放了“便商服务卡”7600份,客商可拨打服务卡上的联系电话,随时就能得到“服务邀约”,由院里派出法官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