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徽在沂河两岸闪光
作者:李金宝 发布时间:2012-11-27 浏览次数:1272
一条条河畔上映下了他们的身影,一间间厂房里留下了他们的脚印,一声声亲切问候甜在群众心里,一枚枚法徽闪耀在他们胸前……
这是沭阳法院干警在深入乡村、社区、企业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提供司法需求的镜头。
今年以来,驻扎在沂沭河畔的沭阳人民法院,以便民利民为导向,以转变作风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把人民群众当亲人,进车间,下地头,尽心竭力为民服务,以优质司法服务打造“为民司法”品牌,形成了“司法争优秀、企业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干警提素质”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该院共诉前调处纠纷1253起,占民事案件总数的20.4%,全县有33个村实现无讼目标。
服务面对面 法企心贴心
今年秋天,沭阳法院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冒着高温酷暑,分头带队组织开展走访企业活动,党员干警深入工厂车间,面对面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征求工人意见,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法律培训、风险排查、司法建议等活动形式,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司法服务,受到辖区企业的广泛赞誉。
来到企业后,干警扑下身子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全面掌握联系企业的状况,特别是有可能引发不安定因素的企业动态,同时邀请开发区、工商局、地税局、长江热电等一线经济工作部门和重点企业的同志参加座谈会,全面了解当前的企业情况,加强预测预警工作,并根据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特点,提出恰当的意见和建议。该院民一庭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针对沭阳县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撰写了《沭阳法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司法建议》的调查报告,向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了三条司法建议,引起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督促相关部门参照法院建议抓好落实工作。为有效破解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难题,该院耿圩法庭尝试与工商部门建立委托调解制度,积极整合工商部门的优势,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化解。该庭还与工商局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合作制度,在评选知名商标或向上级工商局上报著名、知名商标前,由县工商局向法院了解相关企业资产纠纷信息,对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建议县工商局取消评选著名、知名商标的资格。
针对企业从管理层到员工法律知识普遍匮乏的现状,该院组成法制教育宣讲团,巡回深入企业开展法制宣传,讲授法律,答疑释惑,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今年以来,该院先后组织法官走访企业550余人次,发送司法建议11份,开展法律讲座12场,建立法官联系点10个,帮助企业协调化解纠纷113起。先后妥善处理科瑞公司、华嘉精密钢管等招商引资企业执行案件,成功协助党委政府盘活长江热电等重点企业资产,受到企业老板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小小惠民卡 架起连心桥
今年6月的一天,沭阳县耿圩镇农民朱永福在收麦回家的途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撞伤了右腿。朱永福是家中的“顶梁柱”,突遇车祸,顿使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朱永福想诉讼索赔,又因受伤住院治疗花光了家中积蓄交不起诉讼费而犯愁。情急之下,他突然想起了前一阵法院发放的惠民服务卡,朱永福怀着试试看的心情,照着卡片上的号码拨通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电话。
正在值班的的信访接待员杨兵接到电话后,详细问明情况,并当即把情况向院领导作了汇报。该院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由立案庭庭长左东旺带领立案法官上门服务,确认朱永福属弱势群体,符合司法救助规定情形。由朱永福提出司法求助申请,经审批后,当场为朱永福办理了免交诉讼费的手续。
告别时,朱永福深深地向立案人员鞠躬表示感谢。他激动地说,“这次事故花光了家中积蓄,原本打算借债来告状,没想到,法院为我解决了难题!”
近年来,沭阳法院把司法救助工作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制定了《司法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将司法救助由诉讼前的缓、减、免诉讼费用的救助形式,进一步向在诉讼中对生活无着的困难当事人临时性、急救性帮助延伸,向诉讼后的执行救助以及对涉诉信访困难群众的救助延伸,形成覆盖诉讼过程的救助机制。同时,该院加强与民政、司法等部门的工作配合,采取多样化的救助方式,与民政部门共同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群众发放法院缓减免诉讼费、民政提供临时住所或临时经济救济等形式的帮助,使司法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形式衔接配套。对因贫困难以支付鉴定、评估等费用的当事人,积极向有关鉴定、评估及司法援助等机构发送司法救助建议函,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最大限度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救助,确保那些有理无钱的当事人能打得起官司,利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方便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与法院联系,该院进村入户向群众发放了惠民服务卡,在卡片正面印制了从立案、审判、执行、退费、查阅复制卷宗等各个职能部门的联系电话,在卡片背面则印制了包括上门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以及首问制、立案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承诺。
一张小卡片,拉近了当事人与法院的距离,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司法救助制度的施行,惠及了更大范围的弱势群体,近两年来,该院共缓减免各类诉讼费用180余万元,发放执行救助金、涉诉信访困难群众经济救助金等4万余元。
“党员服务队” 亮出新名片
今年以来,沭阳法院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成立“党员服务队”,大力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点评、亮评议”活动,通过佩戴党徽、工作牌、服务卡,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引导党员多渠道亮身份、多方位树形象,增强党员意识,强化自我约束,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该院定期对每位党员兑现承诺、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在诉讼服务中心大厅向全社会公示,让先进者有光荣感,让后进者有危机感,让表现一般的有紧迫感。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了全体党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司法为民的工作热情,树立了法院党员队伍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法院的审判工作。据该院统计的结果显示,该院以来,审结案件100件以上的15名办案能手全是党员。
“党员服务队”作风过硬。“党员服务队”法官黄海军,前时接手一起赡养案件,由于原告年老体衰,黄法官决定到老人家中开庭,可那天正好下雨,庭里同志劝他等天晴再去,可他不愿失信,顶风冒雨走了一个小时泥泞路,原告及其子女受其感动,当场达成和解。
“党员服务队”保护民权。沭阳县汤涧乡政府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该乡张坦村外出打工的仲几生等30余户农民承包地,租赁给农民毛尚成等地方大户搞蔬菜大棚。去年秋天,仲几生等30余位民工回乡要求耕种承包地,但由于土地租赁期限未满,毛尚成等大户拒绝退地,双方为此引发讼争。立案后,“党员服务队”法官张胜利到案发地巡回审判,最后终于说服了乡政府补偿毛尚成等退地者的经济损失2万元。
“党员服务队”带头办案。今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806件,结案7638件,案件准确率达99.65%,办案能手全是共产党员。
“党员身份亮出来,平时工作看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模范作用显出来。”这不仅印在每个党员服务岗的台签上,也印在了每个干警的心上。党员服务队的仲晓祥告诉笔者:“加入了党员服务队,在群众面前要挂牌,如果干不好,不仅自己丢脸,还给党抹黑,我们肯定要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