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姜伟 发布时间:2015-03-11 浏览次数:2972
记得第一次读到《文化苦旅》的时候,心里颇为激动,手不释卷,在课堂上不停翻看。读完以后仍然意犹未尽,便买来一本精装版,作为珍藏。上大学之后,闲来无事之时,也会经常翻阅。不得不说,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文化观,而今再读此书,感触仍深。
书中无处不浸染着一种即走即安的人生态度,余秋雨先生通过行遍大江南北的切身体验,向我们传播了文化的深远与悠长。让我们明白所谓文化,它不仅仅存在于大部头的专著中,不仅仅隐藏于一篇篇的学术论文中,它们更多地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有一种称谓叫做文化人,殊不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载体,都被文化的命脉所掌握,并且这些文化带来的影响在某一段时间里是有着悠久传承的。可惜的是,在经受住历史长河中的风吹雨打之后,文化却无力与践踏人性的政治运动或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所抗争,变得渐渐凋零。此书正可谓是在追寻那些将要逝去的文化根基。
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们也好像亲眼看到了大漠黄昏之下莫高窟的凄凉,一个个石洞仍然壮观,剩余的壁画仍旧美丽,却都又带着不轻易显露的宗教般的虔诚,不喜不忧,它们注视着敦煌一年年的变迁,繁华与落寞,仅仅发生于一瞬间;我们也好像看到江南水乡里缓慢划动的小船,狭窄的砖石铺就的小巷,还有在这上面停留的一辈辈的人们,有隐士,有书生,有歌妓,有游卒,更多的是安静生活着的普通人,他们还没有被现世的真实所压榨,生活依旧悠然自得,平静缓和,又充满趣味;我们又好像看到了都江堰,看到了三峡,古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手笔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奔腾的水流也仿佛岁月一般,带着从不回头的决绝去向远方,这些每一样都动人心魄,引人遐想。书中当然还提到了很多地方,每一处都有着历史的沉淀,每一个人都有着别样的人生。我们与余秋雨先生相比,所欠缺最多的地方就是一种站在时间维度上的思考。没有这种思考,我们只能停留于表面,而难以深入本质。
正是受这本书的影响,我对于行走天地间充满了热情。每到一处,我们只要随意看看,就能找到不一样的体验,看到异于我们生活范围的习俗,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提高,对需要人凭吊的历史而言,则是一种幸运。余秋雨先生的书给了我们一个提醒,那就是不要忽视身边的文化。当然我们可能被俗事缠身,没有余秋雨先生精彩的文笔与厚重的人文知识,但是我们却是可以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的,哪怕我们体会不到文化的苦楚,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收获文化带来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