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执结了一起排除妨碍纠纷案件,该案的起因系一棵树,就是因为这棵树,双方可谓积怨已久,多年来纠纷不断,邻里关系变得不可调和,甚至为此大打出手。

双方系紧靠的邻居,被执行人老吴家住西边,申请人小吴家住东边。老吴三十多年前在两家相邻的地方种下了几棵树,其中一棵茁壮成长枝繁叶茂,随着这棵树越长越大,树冠溢到小吴家。据小吴陈述,经常有树枝树叶掉到自己家院子里,严重威胁家人安全也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且该树越长越歪,随时可能压倒自己的房屋。小吴要求老吴砍树,老吴认为自己和儿子身体残疾,是小吴在故意欺负自己,坚决不砍。双方因此发生口角,因为这棵树引发的争吵无数,且矛盾愈演愈烈。2016年的时候,双方之间积攒的矛盾终于爆发,小吴甚至打伤了老吴的老伴,构成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了刑罚。村干部多次上门调处,但最终是无功而返,而这棵树也是越长越大,经法官现场勘查,这棵树的树围已经长到要两人合抱,且树已经发生歪斜,小吴家房屋存在被压倒的危险,且双方因为这棵树多年来纠纷厮打不断,因此判决老吴将该树移除。

2020年6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刘敏带领干警前往多次,试图做通老吴的工作,老吴和他老伴还是那股子脾气,始终不愿配合。而强行砍除这棵树又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一来树的体积已经非常大,前面有老吴的两棵小树紧挨着,后面还有老吴和小吴的房子,稍有不慎就会砸倒小树,砸坏房屋,执行存在矛盾激化风险。二来在老吴和小吴房前有他人种植的水稻,六七月份的水稻长势旺盛,树倒下势必破坏庄稼,浪费粮食。再就是老吴和儿子均身患残疾,动用强制措施,不利于最终化解矛盾。虽然说起来就是一棵树的事儿,可是强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激化风险依然还有很多。承办法官刘敏果断将案件暂时中止,一方面继续对老吴做思想工作,一方面制定执行方案。经过不懈努力,老吴最终同意配合砍树不再阻挠。该院也研究制定了执行方案,并最终决定在水稻秋收后开始伐树。

在执行当日,这棵树的砍伐亦非“一帆风顺”。虽然收购商户小心谨慎的伐树,但因为该树的体积太过巨大,老吴种的紧挨着的一棵树还是被压倒了,老吴看到此情形,原本就认为树的收购价格较低的他对此开始揪住不放,案件执行眼看再次陷入僵局,而之前一再保证不会有任何“闪失”的收树商户也是十分尴尬。承办法官刘敏当即就树的赔偿事宜做双方的工作,最终商户同意将砸倒的树一同收购并赔偿老吴部分损失,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一棵树,引发了两家多年的仇恨;一棵树,花费了执行干警多少脚步和心力。“远亲不如近邻”妇孺皆知,“三尺巷”的故事亦是耳熟能详,虽然案子结了,但承办法官仍然希望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作为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就应该团结和睦、相互帮助,不要因为琐碎小事就斤斤计较,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够多一份理解,莫让一棵树再伤了大家的和气。”事后执行法官刘敏再次语重心长的对双方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