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周氏族人修编族谱,周氏族谱堂号为“爱莲堂”。“爱莲堂”源于周氏先祖周敦颐建的读书堂堂号。敦颐公,号濂溪先生,宋代理学的开山始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排在第三十六位,最著名的当属《爱莲说》。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了千古绝句。

《爱莲说》全文如下: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古人多用“松、竹、梅”岁寒三友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而周敦颐则用莲花来比喻自己。他把几种花加以比较:说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说到菊花,“花之隐逸者也”;最后他落到莲花上,“君子者也”。隐逸者,躲进世外桃源也好,遁入空门也罢,都是对社会责任的淡化。富贵者,世俗的追求多为名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周边的环境不可能是很理想的,环境上总有不如意的地方,甚至于在某一个角落、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甚至于可能是恶浊的,这都是可能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保持自己的操守?你不能改变环境,可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爱莲说》通过几种花的比较,说明作为一个人,首先要你在自己精神层面上、在人格上要立得住。他把这个价值取向放在首位。这一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同样适用的,甚至可以说它有一种普世的原则。人生一世,你不能够完全被物欲遮蔽了,总还是应该有一种精神上的净土、精神的家园。

做人当作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我们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面对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生活现象时,我们能否守得住清贫?当豪华住宅、高级轿车成为现代人的追求、“小蜜”、“二奶”被人们津津乐道、享乐和休闲成为时尚时,我们还能做到不心动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能!因为我们是人民的法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虽然清贫,但我们的精神是富有的。我们要做一个真君子,对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我们能抗得住!在人情和权势面前,我们忠实于法律,做到司法公正。我们忙碌着,快乐着,我们无怨无悔!

我们要牢记:贪财者犹如袖蛇而走,贪财者犹如抱虎而眠。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廉廉为官,公公正正执法,这就是人民法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