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记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岳敏
作者:王道才 发布时间:2006-11-27 浏览次数:5136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是摆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岳敏法官办公桌上的一条座右铭。少年审判10年来,岳敏事实时时刻刻以这则座右铭激励自己倾心呵护青少年成长,真情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从实践中摸索出了指导自己工作的“三字经”,从“爱”字上出发,从“帮”字上入手,在“拉”字上使劲,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她所承办的少年犯罪案件,无一申诉,无一超审限,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多年来,她多次获得优秀审判长、文明法官、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优秀法制副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光荣地被推选为徐州第十三届市人大代表。
不能让失足的孩子再失学
今年夏天,岳敏很自豪,因为她接到了一个来自无锡的长途电话:“岳阿姨,我是小宇,我今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为我做的一切。”小宇是岳敏审理过的一个少年犯,因盗窃被判处缓刑,后来在岳敏法官的帮助下又回到了学校。
“不能让失足的孩子再失学”,这是岳敏常说的话。针对未成年人失足后大部分失学的现象,为了找出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有效措施,岳敏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对近几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分析,带领少年合议庭的同志积极倡导并与多方协调,由区法院、综合治理办公室、文教体局、团委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罪犯复学、升学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各学校应确保被判处管制、缓刑等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罪犯返校学习,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入学有了保障。六年来,在岳敏法官的帮助下有30多名被判处非监禁刑的少年犯又回到了学校。
少年犯找回了母爱
“没有天生的罪犯,每个青少年走上歧途都有原因,对待少年犯,要象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对症下药,才能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这是岳敏法官常说的话。多年来,岳敏坚持对少年犯开展谈心活动,坚持走访活动,时常深入家庭、社区、学校、企业调查了解青少年犯成长的过程、犯罪的根源,她从剖析成长过程加之亲人般地关爱入手,在获得其高度信任后加以诱导、教育,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年10月,她审理了年仅17岁的李海与他人结伙盗窃一案,在开庭前于李海谈心时,李海不象其他人那样对自己的家庭情况对答如流,而是支支吾吾,避而不谈。细心的岳敏感觉到李海的家庭肯定出现了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李海的家庭情况,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她徒步5里多路才找到李海的家,看到的却是空无一人的破烂草房。经走访得知,李海的父亲早年车祸死亡,母亲改嫁,孤身一人的李海寄宿于大伯家里。在向邻居了解情况后,岳敏又赶到几几路以外的李海母亲住处,告诉她李海犯罪及缺乏家长管教的情况。没想到张母泪如雨下的说“不是自己不想管教孩子,是孩子与自己反目成仇啊。”李海因为从情感上不能接受母亲改嫁,加之大伯的说教,对母亲日益疏远以至报复母亲。为了有利于挽救教育李海,在法庭教育阶段,岳敏法官让他们敞开心扉,把埋在心理的不满和怨恨倾诉出来,通过沟通解开了多年的疙瘩,李海的大伯对自己平时不重视教导孩子而后悔不已,李海的母亲也对自己因为伤心而放弃对子女管教而失声痛哭。李海得知法官阿姨为自己的事情跑了这么多的路做自己的家庭工作时,动情地说:“尊敬的法官阿姨,您真心教育挽救我,关怀爱护我,让我找回了母爱,我没有理由不再好好改造。”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岳敏审理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对待少年犯,就象老师对待学生一样,善于发现其优点,让失足少年看到自己闪光的一面,点燃其对未来的希望,唤起对新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张明是岳敏曾经审理过一起盗窃案件中的一个少年犯。张明犯罪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不懂法律,他盲目多次为他人望风参与盗窃。张明的家人知道张明犯罪后,情绪相当激动,原本指望今后有出息的孩子今天进了监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啊?岳敏法官和张明谈心时,张明情绪低落,非常自卑,无颜面见家人、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