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为天平增辉-记镇江市京口区法院转业军人优秀共产党员执行局副局长王晓宝
作者:杨维松 发布时间:2006-07-28 浏览次数:5482
王晓宝法官把执行款送到老人病床前
1994年7月,王晓宝从部队转业到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法院。上班第一天,一位老庭长告诫他:“法官之所以受到敬重,是因为肩负着天平。天平一旦歪斜,老百姓也是会戳脊梁骨的!”也许时间会冲淡一切,唯有这番话,如同至理名言,令他铭记至今。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敢于碰硬,勇于制邪
没有激情的罄鼓,拨不动人们的心弦。只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就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多年的执行过程中,王晓宝也曾遇到过不明真相的群众的围攻,甚至被抓破过脸,划伤过手指,被撕破过衣服。好心人时常提醒:不要太认真,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于这样的劝告,他一笑置之。在他看来法律是国家不可撼动的基石,要使法律坚如磐石,就必须坚定地维护它的尊严,哪怕是用鲜血和生命。王晓宝在执行申请执行陆某某借贷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四处躲避,对执行人员反复上门查找反感。并打电话写信对王晓宝进行威胁,如再来家里执行,就对你小孩,老婆进行报复。王晓宝的妻子埋怨丈夫,究竟为了什么?面对被执行人的嚣张气焰他没有退却,而是打电话给被执行人的家属,严正指出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并表明严格执法的决心。时隔三天,陆某在家的睡梦中被逮个正着。 被执行人顿时身体软得似一个皮球。面对一身正气的执行法官,被执行人当场写出书面检查承认了错误,并即时履行了义务。使一件长期中止的案件执结。
巧办案,真情化解重大矛盾赢得社会称赞
法官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既要果断,也要巧断。惟有如此才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用公平带来平安,用平安带来和谐。2005年10月在执行台胞张先生与卞玫玫房屋迁让一案,卞玫玫长期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让房义务,房屋一直没有交付,张先生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依法传唤卞玫玫来院接受调查询问时,被申请人情绪十分对立,提出自己下岗了,没有住房,无房可让,扬言欲与房屋共存亡坚决不交房子。面对这样特殊类型的当事人,执行法官王晓宝没有简单处理该案,而是对当事人双方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针对被执行人,耐心细致的讲解法律规定,进行了充分的说理教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使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人民法院采取执行措施,依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王晓宝的耐心细致的工作,被执行人认识到以前行为的错误,表示愿意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在法官的多次协调下,在法庭上是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关系,庭下却出现了那割不断的是亲情关系。在执行法官的友情提示下,外甥女几声亲切的“舅舅”,呼出了张先生内心的与亲人的亲情。 10月26日下午16时,在京口区法院执行庭,舅舅张先生一次性给付外甥女22825元补偿金。卞玫玫当即交出了房子的钥匙。 当张先生走进自己的房子,看到五、六十年前自己使用过的老家具时,激动的老泪纵横,连声感谢大陆法官的务实高效的人性化执法。
天平胸前挂,爱心暖万家。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王晓宝深深感到要当好一名法官真不容易,不但要有严肃执法的浩然正气,还要有情系于民的仁爱之心。用他自己的话说,视群众为兄长,视百姓为衣食父母。今年初,王晓宝受理一起申请执行人是一名77岁老太的赡养费案件,老太虽家住市区,但一人独自生活,因不能拿到赡养费、医药费经常到法院申请执行四位子女,看到李老太申请执行的卷宗就有15本,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娘生九子好生,为什么这么多子女赡养一个老人就咋这么难?老人太不方便了,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子女大多数有履行能力,只是相互间推诿,找出种种理由不愿给款。社会公德何在?公理何在?老人生活无保障,社会还谈何和谐?王晓宝走街穿巷深入到四个子女家里、单位做工作,进行法律宣传教育,讲社会公德,讲不履行义务将产生的后果和应受到的制裁。后当事人履行了全部义务,并表示以后将按时给付赡养费用。当法院发还案款时王晓宝发现确逢老人生日,这天,他与书记员一大早就带上案款并拎了生日蛋糕、奶粉、蜂蜜去给她祝寿。当他们要离开时,老人紧紧抓住他们的手不放。
做一个人民信得过的清官
常言道,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短。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就要经得住利益的诱惑、做一个人民信得过的公平正直的清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接触的面广,打交道的都是经理、厂长、个体老板,案件到了执行阶段,申请人、被执行人都四处找门子,托关系,信奉金钱能使鬼推磨,然而这一切到了王晓宝那里未必奏效。他严格执行规定,不办关系案、人情案。他常常告诫自己,我是人民的法官,要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办事,我工作辛苦,但是比起那些下岗同志,不知要幸福多少,我应倍加珍惜这份工作。所以在办案的过程中,他都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十几年来,王晓宝同志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从审判员到法院执行庭副庭长、执行局副局长,每一个岗位上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他兢兢业业地奋战在执行第一线,数年来执结各类案件1700多件,无一例错案,无一例缠诉。先后十余次受到省、市、区的表彰,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办案能手和知名法官,并荣获京口区十大太平卫士称号,荣获省法院系统执行工作先进个人,被上级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为平安镇江和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