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1035,举世瞩目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在与江苏代表团交谈时,曾这样评价陈燕萍同志: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法官,是最棒的法官。英国的托·卡莱尔曾语: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陈燕萍同志的信仰就是扎根基层,执法为民。正如陈燕萍同志所说的:扎根基层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官工作的认可,是我至高无上的光荣

陈燕萍同志是江苏省靖江市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是全国法院的模范代表。陈燕萍同志在法院工作21年,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14年,她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关爱群众,能动司法,她审理的3000多件案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受到一次投诉,没有引发一起上访,真正做到了原告放心、被告信服、群众满意。陈燕萍同志忠实履行人民法官为人民职责,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悉心办案,刻苦钻研审判业务。她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情系百姓,真情调解,被誉为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她关注民生,关爱百姓,长期帮助残疾儿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她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令人振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最大化地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对“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做出了最深刻的诠释。

从陈燕萍同志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司法的根本属性,即人民性;这种精神体现了能动司法的重要性;这种精神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种精神蕴含了和谐司法的价值追求。这种精神就是“陈燕萍精神”,陈燕萍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价值,陈燕萍精神对当代法治建设和司法实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学些陈燕萍精神具有现实的前提基础,同时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陈燕萍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一)陈燕萍精神的内涵

 

1、陈燕萍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

 

法官这个职业光荣而高尚,但却是与压力同行,与单调作伴,与奉献相随。常言道,一个人每天做一件事是很容易的,难的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做同样一件事。作为众多杰出法官中的一员,陈燕萍做到了。陈燕萍在基层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14个春秋,在这14年的时间里,她始终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诺言,履行着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因为在她的心里,有着一种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而支撑这份信念的,就是奉献精神。陈燕萍法官就是怀着一种奉献的精神去对待每一个当事人,从而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成为感人至深、堪称楷模的平民法官。

 

但默默奉献、洒播真情的法官又何止是陈燕萍一人呢?每时每刻,牢守为民服务理念,忙碌在司法战线的的法官数不胜数,优秀法官层出不穷。而正是陈燕萍精神引领着众多优秀法官把为民字放在心头、把奉献四处传递。

 

2、陈燕萍精神是一种大爱精神

 

虽然法律是刚性的,是无情的,在陈燕萍的身上,却将看似冰冷的法律演绎得充满了温暖和关怀,充满人情味。陈燕萍对人民有着厚重质朴的情感,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信念,始终把对党和人民的爱铸在平凡的审判事业中;她心中对审判事业的赤诚始终鞭策着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基层审判岗位;她心中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始终激励着她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为民排忧解难;她心中对当事人的真爱始终鼓舞着她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关爱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当事人。这一切的一切,虽普通却感觉特别,虽平凡却彰显伟大。

 

大爱是陈燕萍的鲜明品格,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就是陈燕萍对当事人的爱,是她心中始终存有的一种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积淀下的真情厚爱,而且这份爱是那么的深沉与厚重。正是这种爱让这位法官点燃了司法的温暖,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性光辉,成为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感情基础。大爱无声,她用她十几年的默默付出将真爱洒向了每一位向其寻求法律帮助的当事人,她用大爱诠释人民司法的人民性,也用大爱托起法治的尊严,用大爱担当社会和谐的铺路石。陈燕萍谱写了一曲对人民群众的真爱之歌,这恰恰是法官职业精神的精髓所在。

 

(二)陈燕萍精神的时代价值

 

公正、廉洁、为民,作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领域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人民法官必须共同遵奉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官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人民法官履行神圣职责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推进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而陈燕萍精神正是当今时代这种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载体,陈燕萍精神将“公正、廉洁、为民”的时代价值诠释得淋漓尽致。陈燕萍精神告诉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把公正作为法官职业的灵魂;始终坚持把廉洁作为法官职业的基石;始终坚持把为民作为法官职业的主题。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法官奉献给社会的合格产品就是公正。陈燕萍扎根基层十几年,共审理了31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不愧是公正的化身。司法廉洁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对于人民司法来说,腐败永远是天敌。拒绝办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拒绝金钱美色的诱惑,拒绝贪污受贿,是人民法官应有的司法职业操守和行为伦理底线。坚持人民司法的人民性,是陈燕萍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办案就是要让党放心、让当事人信服、让群众满意”,这是陈燕萍十几年来始终坚持的信念。

 

陈燕萍用自己的职业情操,人民法官的一言一行,弘扬着社会主义的文明风尚,实现着一名人民法官的人生价值。陈燕萍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陈燕萍事迹中沉淀出的陈燕萍精神涵盖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了时代楷模高尚的司法人文情怀。陈燕萍精神来自千千万万优秀人民法官的不懈追求中,体现在千千万万优秀人民法官的具体行为中,是人民法官共同价值追求的核心,凝聚了人民法官共同思想基础的精髓。

 

二、陈燕萍精神的现实意义

 

认识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升华。陈燕萍精神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对于我们政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陈燕萍精神揭示了其独特的现实意义。最直接的、最明显的就是陈燕萍精神可以推进中央政法委所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从而实现法院工作的新发展。

 

(一)陈燕萍精神可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消除各种不安定隐患,是强化人民法院定纷止争职能的内在要求,是人民法院在社会转型时期所担负的一项重要职能。陈燕萍精神就演绎了这样一个角色,将该精神转换到审判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加强司法调解、诉调对接等方面的工作,着力发挥审判职能,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陈燕萍同志充分发挥了其自身优势,很好地推进了社会矛盾化解。她有出众的群众工作能力,善于从思想上说服教育,积极在诉前化解纠纷;她注意案件的合理延伸,充分做好“回头看”工作,努力促成案结事了人和;她在办案过程中认真聆听当事人的倾诉,围绕案件争议焦点,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服与规劝,用真诚与耐心抚平当事人激动的情绪,为彻底解纷止诉营造和谐的氛围;她逢案亲自现场观察,深入调查研究,力求把握案情主脉,找准调判时机,一次次恰当地化解纠纷。作为人民法官,要像陈燕萍同志那样,深刻认识到百姓打官司不容易,耐心对待每一个当事人,细心调查每一个案情细节,认真找准每一个争议的主脉,用心解决每一个矛盾纠纷。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亦是提高能动司法能力,进而实现和谐司法过程中应有之义。

 

(二)陈燕萍精神可以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通过司法手段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强化人民法院司法管理职能的内在要求,坚持能动司法,切实担负起维护公共利益、调控社会秩序的职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法院不仅要履行传统的解决纠纷的职能,而且要切实担负起维护公共利益、调控社会秩序的职能。因此,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人民法院责无旁贷。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着力拓展司法功能,不断拓宽管理视角,丰富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方法,努力用司法手段积极参与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陈燕萍同志不仅具有坚实的法律功底,同时她也会积极学习办案所需要的其他相关知识,从而形成陈燕萍式的独特智慧。她在法律框架内洞察区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并将后者能动地糅合于调审之中,形成了高超而又独特的办案技巧;她能准确捕捉当事人的心理诉求,抓住时机,巧妙释明,真正让当事人口服心服;她在办案时总是以情为重,以理服人,以法为基,做到情理法的巧妙结合,不断探索矛盾解决的时机与路径;她在处理纠纷过程中体现了高尚的司法人格与迷人的个人魅力,使得当事人对她十分崇敬,无论矛盾如何激化对立,经她之手均能平缓解决。作为人民法官,要向陈燕萍同志那样,积极扩充知识面,除了熟谙法律条文,还应当多学政治,提升大局意识,深悟法理之道;多学经验,积累司法技巧,提炼办案捷径;多学文化,体察风土人情,培养人格魅力;多学拓展,健全知识结构,延展解纷思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能动司法的具体体现,亦是实现和谐司法的举措之一。

 

(三)陈燕萍精神可以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最终要靠一支公正廉洁的队伍来担当。切实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是加强人民法院司法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政治保障;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带出一流法院队伍;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司法水平;要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司法廉洁;要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切实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陈燕萍同志胸怀大局,清正廉洁,公正严谨,办案公道。她为人正派,不谋私利,不询私情,她曾严辞拒绝亲属的说情,力求将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她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英勇果敢,她曾把不赡养老人的儿媳关进看守所反省,彰显了法律的神圣与尊严。作为人民法官,要像陈燕萍同志那样,铁面无私,清白做人,公正办案,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以廉洁司法的良好形象展示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要像陈燕萍同志那样,是非分明,严谨司法,果决断案,最大化地彰显法律的神圣,最大化地维护法律的尊严。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可有效提高了司法公信力,有力维护了司法公正之权威。要不断提高能动司法的自觉性和规范性,进而实现和谐司法。

 

三、学习陈燕萍精神,实现法院工作新发展

 

(一)加大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人民法官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践行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楷模。要把向先进典型学习的过程,变成接受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洗礼的过程,变成感受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凝聚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因此,陈燕萍精神只有被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人民法官的职业群体意识,才能在人民法官队伍中发扬光大。因此,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弘扬正气,宣传教育陈燕萍精神是法院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此,法院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宣传、教育陈燕萍精神,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感染人民法官队伍,让法官在潜移默化中时时受教育、处处受熏陶,使之转化为人民法官的职业群体意识,并在实际审判过程中转化为法官的实际行动。法院要密切联系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司法审判实践,密切联系法官队伍建设的思想实际,紧扣陈燕萍精神的精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法院要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使陈燕萍精神为广大法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进而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

 

(二)密切联系实际,切实体现为民司法

 

再好的理念,如果不去实践它,必将沦为一句口号,沦为一种空谈,陈燕萍精神终究要通过实践来体现。和谐司法,重在实践、贵在落实。因此,法院要在狠抓执法办案、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等具体工作中充分体现陈燕萍精神的精髓,即“为民司法”。使学习和体现陈燕萍精神的过程,成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成为提高司法能力的过程,成为提高法院队伍素质的过程,成为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全面发展的过程。

为民司法,就要像陈燕萍一样,首先,必须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积极运用“温情接待、耐心倾听、换位思考”的方法,以对待亲人一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在情感上与当事人心贴心,消除当事人的畏惧心理和抵触心理,引导当事人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合理表达诉求,同时增强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其次,必须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正确运用“指导举证、深入调查、严格审核”的方法,合理行使释明权,努力探求案件事实真相,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必须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积极运用“译解法律、类案引证、引理入法、以理补法”等方法,将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形象贴切的群众语言,准确把握法律的精神和情理风俗,努力使人民群众明确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明晰各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要让人民群众明了法院的裁判理由,理解法律规定的内涵和真谛,努力让当事人打官司赢得明白,输得服气。第四,必须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坚持运用“真情调解、调判结合、合力化解”的方法,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法理情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司法的目的不仅是裁判纠纷,更重要的是化解纠纷,只有努力使各方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可接受程度达到最大化,才能彻底化解矛盾纠纷,并通过审结一案,达到温暖一方民心、维护一方稳定、促进一方和谐的目的。

 

(三)坚持公正廉洁,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学习陈燕萍精神,要将实现司法公正作为孜孜以求的提高司法能力的目标,把清正廉洁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把群众观念作为执法办案的底色。在司法实践中,要大力弘扬陈燕萍同志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深入推进司法廉政建设。要坚持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追求,严格遵守“五个严禁”,始终做到坚持立场、坚守原则、坚定信念,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以确保司法廉洁,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

 

同时,法院要通过公正廉洁司法,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人民法院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充分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法院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抓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向陈燕萍同志学习的活动,为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进而争创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

 

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彰显了人民司法的人民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生动教材,是人民法院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榜样。

 

结束语

 

在基层法庭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陈燕萍同志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把党的宗旨、法律的尊严、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和谐时刻铭记在心。在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陈燕萍同志为广大政法干警树立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因此,人民法院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这种陈燕萍精神,开拓进取,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全面推进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更好地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