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鼓楼法院审执迈向智能化
作者:王晓红 周琪 徐丽 发布时间:2012-11-20 浏览次数:384
11月6日上午,王征(化名)来到徐州市鼓楼区法院,通过设在立案大厅的数字一体查询机进入查询系统,查看了自己案件审理的有关信息,了解了案件的进展情况,还顺便去科技法庭旁听了一场案件的庭审。正巧这天法官通过QQ视频审理一宗被告人远在美国的越洋民事案件。原告孙某提交给法院一份书面证据,书记员将它放入审判席前的证据展示台上,其内容立刻通过投影大屏幕清晰地展现在远在美国的被告及旁听观众面前。庭审前后只用了30分钟时间,结束后当事人当庭拿到了调解书,法官也拿到了一张通过法庭里4部高清摄像头拍摄的整个庭审活动的光盘。
动态管理 把牢审判各环节
鼓楼法院院长张文超告诉记者,近年来,法院围绕用科技促进法院发展的方针,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余万元对审判办公内网和法院政务外网进行升级改造,为法院工作和司法为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及时有力的信息化保障和网络技术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升级改造,司法科技在法院审判管理中得到充分运用。
该院审判工作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立案、分案、排期开庭、执行、归档等各个环节的网路动态流程管理,通过对审限的预警、催办和督办,建立了审限动态监督机制。同时保障了远程立案和远程调解。信息化技术让距离该院五公里以外的派出法庭实现了巡回审判时的庭审记录同步上传和远程签章,使当事人能及时拿到法律文书。该院还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建立了“网上审委会”:法官们将需要提交审委会研究的案件情况事先发布在网上,委员们在网上审阅,网上查阅电子卷宗,网上签署表决意见。
庭审“三同步” 实现监督全覆盖
该院建设完成了22个简约型法庭的庭审“三同步”工作: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庭审结束后,专门人员对庭审录像刻录光盘,作为证据材料存档,目前该院刻盘归档率达到100%。所有数字法庭还对庭审活动实现了全流程视频监控和实时点播功能。
记者在该院入口处看到,一块巨型的LED显示屏,实时发布开庭信息及诉讼指导内容,方便群众及时获知开庭等相关信息;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的数字一体查询机,可以让当事人通过查询系统,了解自己案件的审理、执行的进展情况。
在徐州鼓楼法院,信息技术还实现了当事人可以按键随机选择司法鉴定机构、了解执行款物查封扣押情况,确保了“阳光司法”。法院还依托互联网平台,开通了法院与社区网络QQ,法官通过网络开展咨询答疑,实现了对社区的法律在线服务与指导,搭建起司法为民、便民的平台。
提高效率 实现管理双挂钩
去年7月,徐州鼓楼法院还与本地一家通讯公司联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办公室电话与法官手机捆绑、互打免费,这项业务极大方便了法官的工作,降低了办公成本。该院将法院审判、执行案件信息、人事财务信息、物资管理信息、档案管理信息和法律法规信息、行政公文等录入电脑并转换为电子档案,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对诉讼卷宗进行扫描,实现了卷宗档案数字化、网上归档、网上调卷和借阅,方便了司法人员利用和当事人查阅。
今年5月,鼓楼法院成立了“民间借贷风险防范中心”,技术人员研发了服务管理软件,方便群众对此类案件进行网上登记、查询、答疑,该中心的做法得到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