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多,人民法院受理的农村离婚案件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案件的增长数量最为突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案件增长快、离婚率高的状况越来越令人堪忧。这不仅影响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制约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原因分析

 

一、夫妻长期分居,缺少沟通、联系,导致离婚。大多数农村外出务工者结婚时间较短,夫妻一方在外务工或者双方在不同的地方务工,长期分居,缺乏交流和沟通,夫妻感情慢慢变淡,彼此缺乏信任,互相猜疑,出现问题不及时沟通,久而久之致使夫妻感情疏远而离婚。

 

二、夫妻一方有婚外情,导致离婚。夫妻一方外出打工或者不在一个地方打工,导致长期分居生活,一些已婚农村青年不能忍受一个人的寂寞,经不起外界的诱惑,以致“婚外情”趁虚而入。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必然导致原有的婚姻家庭走向破裂。

 

三、由于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姻基础差而导致离婚。一些农村年青人存在浮躁心理,对婚姻不够慎重,“闪婚“的情况十分普遍,婚姻感情基础较差。加之正处在培养感情基础阶段的一方外出打工,夫妻长期分居,使这些家庭的婚姻感情基础恶化。

 

四、因夫妻一方不尽家庭义务,导致离婚。有些农村家庭夫妻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许多人不尽家庭责任,贪图个人在外享受,对家人不闻不问,也不给家里寄钱。另一方独自在家照顾老人、小孩,还要承担家务,耕种土地,面对生活和感情的双重压力,被迫到法院起诉离婚。“丈夫多年离家不归”是近年来离婚案件中遇到的新问题。

   

引发的问题

 

一、子女教育及抚养问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后,他们的子女虽然名义上随父亲或母亲一方生活,但实际上多数是随着孩子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父母离异、隔代教育容易对孩子的心理、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成为诱发未成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老人的赡养问题。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农村老人只能依靠子女赡养,在儿媳离婚的情况下,使得本该退养的农村老人不但没有人在身边照顾,还被迫继续承受着繁重的劳动,同时还要承担起抚育下一代的重任,这明显超出了他们的劳动能力。

 

三、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案件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卷入离婚纠纷中,夫妻反目,家庭动荡,加之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的家庭甚至会因离婚而走向贫穷。

 

四、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案件的增多,不但破坏了农村家庭的幸福和谐,还会带来抢夺财产、争养子女、规避债务甚至诱发恶性事件等社会问题。另外,外出务工女性与丈夫离婚后,使农村中的单身男性增多,其再婚难度大,没有家庭的温暖和约束,一部分人意志浮沉、生活颓废,甚至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有的甚至进行违法犯罪,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建议对策

 

一、加强法制宣传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法制宣传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指导外出务工人员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婚姻家庭、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的关系,增强其家庭责任感。

 

二、慎重处理外出打工人员的离婚案件。对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有和好可能的离婚案件,要尽量做好调解工作促使当事人和好。对双方因草率或赌气协议离婚的当事人,法院不应急于出具离婚调解书,而应给双方当事人合理的缓冲时间,为当事人重新架起爱的“桥梁”,对无和好可能的离婚案件,应当妥善处理子女抚养及夫妻财产问题。

 

三、加大对过错一方的制裁力度和对重婚行为的打击力度。公安、法院、妇联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家庭暴力、“婚外情”及重婚者的处理力度,通过司法引导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谴责过错方、同情无辜者的氛围,从而减少离婚的随意性,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倡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创业,减少因夫妻分居引起的离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