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一声问候
作者:杨婷 发布时间:2012-11-19 浏览次数:1271
偶尔在逛街的时候被路边一位中年妇女用那洪亮的声音叫住了,当我回过头去试图从那憨厚的笑容中搜寻记忆中各类朋友的身影时,竟然没有半点印象。于是只能茫然的点头微笑,似乎被对方看出了我此刻的尴尬,她立时开始滔滔不绝的解释起来了:“我几个月之前在你那里立过案件的呀”,依旧带着那憨厚而爽朗的笑容。原来她只是我们每天接待的当事人之一,我释然的一笑,同时不得不承认对方记性确实很好。
可能是再一次被对方看出了心中所想,她再一次开口解释:“那次是我第一次去法院呢,所以在那转悠了一圈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还好你当时问我有什么事,还让我坐下来说话呢。呵呵,后来我缺材料回去补的,你还记得吧?”“记得记得,呵呵”,思考了几秒钟后终究还是不忍心扫了对方的兴,因为那些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语言和行为确实不足以成为几个月后用来寻找记忆的依据了。对方依然在讲述她的故事:后来材料拿来顺利立案了,后来案件结束了,事情也了结了,很是陶然自如的样子。刹那间,我被那样发自内心的最朴质的表情给怔住了,从来不认为自己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力量,居然能让一个原本陌生的人在茫茫人海的大街上一眼认出我,并且还能带给一个人如此美好的回忆。
就在我仍沉浸在无限的疑惑中时,中年妇女已经结束了她长篇的叙述而正式跟我打招呼再见了。依旧是点头微笑后继续前行,然而泛滥的思绪没能成功的停下,于是想起了某年父亲到老家派出所办一个证明的情景。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证明,或许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接触派出所。我只记得当年父亲花了两个小时来回一趟,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回来时只是无措的告诉我们他在那里来回了几趟压根没有人理睬他,最后只能无功而返了。从父亲沮丧和懊恼的神态中可以想象到当时的他该有如何的难过和无地自容。虽然后来我陪父亲再跑了一趟办好了证明,但是很多年后,父亲总是会不经意的说起那件事情,然后带着一脸的惆怅走开,或者总是不由自主的排斥那个名称。
我不知道这两者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人的思维就是如此的神奇,它总是会自动的将一些事情串联起来,然后通过思考来让人领悟某些重要的东西。是的,现在我或许明白了,给那位中年妇女留下记忆的确实就是那么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句话就足以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在被尊重的状态下的一切行为都总是会让人心情愉快和记忆深刻,所以她会在几个月后依然记得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人;而我父亲曾经的经历,其实缺少的也正是那一声问候带给他的尊重,那种被忽视的感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却,反而一天天堆积起了阴影。
有人说立案庭的法官既然被称作法官,就应该区别于银行等部门的窗口服务人员,就应该具备法官应有的严谨和威严,从而维护法院的形象和威信。我从来都不曾反对过这一观点,但是我想,立案法官这一特殊的岗位,决定了他除了是一名法官,同时也是一名服务者。作为法官,严格地按照法律要求办理立案等相关手续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作为服务者,接待工作注重的是交流和沟通,在这当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那一句问候带来的尊重。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就像前面说到的中年妇女,她想感谢的仅仅只是那一句简单的问候带来的心灵上的满足,却并不会因为程序上需要补充材料而产生排斥心理、而质疑接待法官的身份和威严。
也许很多年后,那位中年妇女会忘记了我这个人,忘记了这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会忘记这个法院的名字。但是不管岁月如何变更,就像我的父亲到现在依然不能释怀的记着那段往事一样,她依然会记得曾几何时在法院这个地方曾经被尊重过的感觉。这无关于法律,无关于我们平常挂在嘴边的公平正义,也无关于某个人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只是因为一声问候,一份尊重,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