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7日,一个女子向高邮警方报案称,扬州一“刑警”骗了她3.9万元,都用于放高利贷了。同月21日,所谓的“刑警”落网,原来是一名“四进宫”的男子假冒刑警。昨天,记者从高邮市法院获悉,因犯诈骗罪,该男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

  陪唱女讨债“刑警”出手相助

  小薇(化名)今年24岁,在高邮一家ktv做陪唱。去年10月23日晚上,小薇在一个包厢内陪唱时,其中一名客人拉住小薇,让她猜猜自己的职业。

  这个男子看起来三四十岁,说话口气很大。小薇怕得罪他,就猜他是领导。男子听罢,哈哈大笑。在接下来的聊天中,他告诉小薇,他叫张某,在外面做生意,放高利贷,他的好哥们“姜大”是扬州市公安局的刑警。

  见张某黑白两道都能混,小薇认为,此人一定很有能耐。这时,她想起,朋友小王借了她4万元后“人间蒸发”,便请张某帮忙查下小王的下落。

  张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随后,他拨打了一个“姜大”的电话,让对方查人。挂了电话没几分钟,他就接到了消息--小王在苏州一家宾馆的403室。事不宜迟,张某当晚便开车载小薇到苏州抓人,途中,张某一连给“姜大”打了几个电话,让对方联合当地警方抓捕小王。

  次日早上5点多,两人到达苏州。然而,张某去当地派出所打听后才知道,小王已被“姜大”押解回扬州了。

  尽管没见到人,但小薇见张某做事雷厉风行,对他很是信任。因此,当张某向她提出,姜大他们抓人辛苦,需要送礼“表示”一下,向小薇要1.5万元时,小薇当即取钱给了他。

  回到扬州后不久,张某通知小薇,小王的家人已经把4万元送到派出所了。但此时,他不提让小薇去拿钱,却多次向小薇索要打点费、辛苦费等,并向小薇借钱放高利贷。为了拿回4万元,小薇每次都有求必应。

  谎话露了馅“刑警”玩起失踪

  去年11月初的一天,小薇在和小姐妹聊天时,提及小王被抓的事,对方满脸疑惑,称这两天她还在qq上和小王聊天。小薇觉得不对劲,赶紧去质问张某。

  起初,张某坚称小王已经被抓起来了,后来改口称,小王被“姜大”关了几天后放掉了,但小王给他们写了保证书,保证会先还2万元。

  就在小薇半信半疑之际,张某又先后两次提出,让小薇借给他钱放高利贷,并保证过几天就连同小王的2万元一起还给她。小薇不敢得罪他,只好找朋友借钱给张某。

  到去年11月17日,张某不仅分文未还,人也不知所终。小薇急了,不停地打电话追问张某。这时,张某才终于向她道出实情,称小薇给他办事的钱,都被他和“姜大”用于放高利贷了。

  小薇听罢,顿时恼羞成怒,约张某面谈,但对方死活不肯,小薇又找不到“姜大”,无奈之下,到公安机关报案。

  真相大白是个“四进宫”的骗子

  去年11月18日,高邮警方对小薇被骗案进行立案侦查,民警锁定张某的真实身份。他是江都人,今年43岁,1992年至2010年,他先后因犯盗窃罪、寻衅滋事罪、诈骗罪等,4次被判刑,去年6月27日刚刑满释放。

  去年11月21日,高邮警方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以办理重点人口档案为由,通知张某到当地派出所,后当场将他抓获。归案后,张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张某交代,刑满释放后,他好逸恶劳,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开销却很大。去年10月23日,他和朋友去ktv唱歌时,因多喝了几瓶酒,就向小薇吹嘘自己的好哥们是刑警,后利用小薇想要债的心理,编造各种借口骗钱。至于他电话里的“姜大”,其实是个修理工,他每次给“姜大”打电话也从不打通,都是他自说自话,演戏骗小薇的。

  经查,去年10月24日至11月8日,张某共骗取小薇3.9万元。至案发时,其中的1万元被他用于租车装点门面,剩余的钱则被他用于吃喝玩乐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