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仓同志198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法学院,现在读法律硕士,历任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团总支书记、苏州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经济庭副庭长、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现任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自1999年以来,她凭着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努力多办案、办难案、办好案,取得了出色的成绩。1999年她被评为“文明法官”、“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2000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1年被评为苏州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
  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王燕仓同志工作的精神基石。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担负着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角色,王燕仓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理想追求,尽心竭力地办好每一件案件。她平时总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力争做一个“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好审案”的“三好法官”。
  作为民三庭庭长,她不仅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还率先垂范,带动庭里所有的同志积极投入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坚守政治防线。在每一次定期进行的政治学习中,她从不敷衍马虎,每一项院里布置下来的学习任务她都认真负责地完成,并对每次开会学习做好台帐。比如在前一阶段开展的学习“两个务必”的活动中,她带领大家认真阅读并深刻理解了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关于“两个务必”的讲话以及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关于“两个务必”的精彩论断。在新时期如何坚持“两个务必”、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形成新的认识,她首先带头发言,讲了自己的一些感受,然后庭里每一位同志都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学习氛围空前高涨。
  今年上半年年度小结时,她特意邀请了监察室副主任屈永洁到庭里辅导执法执纪方面的内容,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使全庭成员对审判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和遵守的纪律有了清楚的认识。
  廉洁执法,做人民的好法官
  身为年轻的法官,她在主审和担任审判长的800多件案件中,从未有当事人反映其不廉洁的情况。为更好地执行省高院六条禁令、遵守《法官法》规定的“十三个不得”,王燕仓始终坚持“执行三不同”,在她审理一起香港某公司诉苏州某数码喷绘有限公司买卖合同货款纠纷一案中,她四上上海浦东海关及浦东机场,其中有两次到晚上八、九点才回苏州。一路上,她和书记员、驾驶员300多元的伙食费都是她自己掏的钱。
  在她最近主审的一起六个台湾原告诉一个台湾被告和台资企业的案件中,法庭空调临时出故障,冒着38度的高温,王燕仓仍带领合议庭开庭,并且在裁判理由中广引中国和台湾的《公司法》,晓之以理,当庭判决。后被告被法官的敬业负责精神所感动,当庭宣判后,力邀作为主审法官的王燕仓留下来帮助他们商谈执行和解。
  民三庭成立伊始,她为了庭里工作方便自己掏钱购买了记事板及配套水笔。为严格要求自己,院里分配给庭里的车辆她从不公车私用,有人曾经开玩笑说:“既然你现在有条件用车,为什么不方便一下自己呢?”她听后总是说:“自己骑车上班能多锻炼锻炼,就当减减肥吧。”在她眼中,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正是这些小事,从侧面体现了她关心群众、不看重金钱、不贪图物质享受的高尚品格。
  钻研业务,勤奋敬业
  作为一个业务庭庭长,王燕仓非常注意自己法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培养。2001年她考取了法律硕士。除硕士学业外,她平时共积累了约9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收集了约50万字的资料集粹,2002年以来共完成了《汽车损失由谁赔》、《冲突规范在审理涉港澳台案件中的适用》、《浅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刑事责任》等调研、宣传文章等10多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5篇。她撰写的《浅析涉港澳台民商事审判中的管辖冲突》一文被省高院推荐参加全国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研讨会。在2000年9月全省首届裁判文书评比中,她制作的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诉中信实业银行某分行存单纠纷一案的判决书入选七篇获奖的民商事裁判文书之一。
  除了钻研业务之外,王燕仓工作勤奋也是出了名的。以前在民二庭时,她当审判长以及主审的案件一直名列前茅,97年她被评为苏州市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从1999年到2003年7月,由她主审审结的一审案件共32件(其中1999年6件,2000年13件,2001年7件,2002年2件,2003年1月至7月4件),二审案件75件(其中1999年19件,2000年29件,2001年26件,2002年1件),无一件改判或发回。今年上半年来,民三庭所收一审案件中有42%的案件是由她做审判长和主审的。身为庭长的她,虽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但仍不忘努力办案。“多为人民解决一些矛盾,是我们人民法官的天职”。
  王燕仓常常说,她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虽然工作任务、压力很重,但她始终能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拥有一个幸福家庭的她,十分看重家庭,但是当工作真正需要她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总能使她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毅然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此,她也常常流露出对她家人的感激和歉疚。她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父母都因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他。有一次,孩子因为无人照看,一个人在家玩立体音响的喇叭,结果把价值1万多元音响给搞坏了。现在孩子稍稍大了,但因为父母工作仍旧很忙,11岁的儿子只能自己乘长途汽车到50公里外的奶奶家去过暑假。
  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民三庭所审案件包括涉外民商事和知识产权案件,该类案件程序要求严格,案情复杂,庭审技能要求极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王燕仓在民三庭实行“每人一本读书笔记,每月一次学习辅导,每季一次观摩庭审,每年一篇学术论文”的“四个一”学习制度。另外,庭内还每半年进行一次案件复查,面对面批评指正评析案件。
  为了对各方当事人的诉讼风险进行提示,对律师缠讼会受到的处理予以明示,民三庭在庭审中首推“法官前言”;在常熟某制衣有限公司诉苏州某服饰公司侵犯商标权纠纷一案判决书中,针对案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王燕仓首次使用了“法官后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双方对法院的做法非常满意。在判决书格式的规范中,她在民三庭推行判决书均由合议庭成员亲自签名后对外发布,以公示合议庭成员对判决书内容认真负责的承诺,并在判决书后附所适用法条的详细内容。此外,为更好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她率先推出“疑难案件专家评析制度”,针对法学研究前沿的理论问题或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的法律问题邀请专家做客点评,以更好地把握相关法律的适用;她还首创“法庭之友”审案方式,针对部分案情复杂的、专业性强且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邀请全市在专利、商标、计算机网络、新闻出版、摄影、外贸、金融等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知识的17家单位作为“法庭之友”参加旁听,并出具“法庭之友意见函”,增强了法院审判的公开和透明,获得了当事人的普遍好评。
  对于工作,她的写照就是:不论领导交付什么任务,自己担任什么职务,我总会以满腔的热情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