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化解执行难题
作者:张玉群 发布时间:2011-07-15 浏览次数:1131
十年了,转眼,我已在执行岗位上连续奋斗了十年之久。我深感,做好执行工作十分不易,但同时更体会到,只要付出真情,其实也不难。
我遇到过这样一起案件。2008年,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一纸诉状将自己的三个子女告上了法院,经法院判决每位子女每月给付赡养费150元。150元每月对三个有固定收入的子女来说并不是一笔大数目,但是判决书下来后却没有一人愿意主动履行义务,老人为获赡养费多次上访。
接手这起案件后,我感到特别差异,是什么原因让三个子女一个都不愿抚养老父母呢,通过分别谈话,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两位老人年轻时曾因种种原因对三位子女产生过伤害,结下了怨恨,至今子女还都心藏埋怨,不愿尽赡养义务。如何让父女母子和好,又使案件成功执结呢?我先后20多次找到双方当事人交谈,向子女传达老父母的晚年心声,向两位老人讲述子女的想法。大年三十,我最后一次将双方当事人及亲属通知到法院进行调解,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他与双方当事人耐心谈了近十个小时,中午一起吃盒饭,硬是靠着一片真诚感化了心如铁石的子女,安抚了老泪纵横的父母。
十年的执行工作已经让我感受到了用真情化解执行难题的重要性。在区政府高度关注的东?船厂关闭案中,我230多次的执行谈话让申请人折服;在最高院督办的一起十年积案中,我连续十年的“保姆式”劳动最终感化被执行人,实现了案结事了;在一起10多万元的赔付案件中,我的“苦口婆心”竟使案件以5000元的实际赔付和解。
都说执行难,难于上青天,但是我相信,法官的真心、真情、真意终会化解执行难题,帮助我在漫漫执行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