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涉台审判“昆山样本”
作者:马歆悫 吴晓蕾 发布时间:2012-11-15 浏览次数:1141
昆山,这颗镶嵌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之间的璀璨明珠,云集了大大小小4100多家台资企业,占全国总量的九分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4.4家台资企业。如何为台商、台胞提供优质、高效、周到的法律服务,当好服务保障昆山现代化建设的“护航人”?面对挑战,昆山市人民法院党组与全体干警面开拓思路,奋勇争先,通过强化诉讼调解、延伸司法服务、拓展保护空间,成功打造了涉台审判的“昆山样本”,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08年以来,昆山法院共审结各类涉台案件5800余件,先后6次在全国、全省法院有关会议作经验介绍。今年10月31日举行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以昆山市人民法院涉台案件合议庭等为例向两岸各界介绍了大陆地区涉台案件的审判机制。
从“对抗”到“对话” 诉讼调解为台企“输氧”
台资企业在昆山星罗棋布,为昆山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能为台企做什么?”昆山法院在全院干警中展开大讨论,让更多智慧的大脑为同一个主题激荡,共同为服务台企发展出谋划策。通过研讨,昆山法院坚持将诉讼调解贯穿案件审理全程,建立涉台案件诉调对接机制,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帮助当事人从“对抗”转向“对话”。
今年年初,某模具厂将请求台资企业某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支付99万元货款的纠纷诉至昆山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法院在第一时间查封了被告的银行账户。然而,该笔款项是被告全部的流动资金及当月工人工资,如果长期冻结,势必导致被告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承办法官于是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当天,法院解封了被告银行帐户,被告向原告支付了50万元货款,余款分期支付,妥善维护了诉讼双方的合法权益。“这一措施相当于为我的企业‘输氧’啊,如果不是这样,我的公司肯定要倒闭了。”这家电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充满感激地说。
去年9月份,昆山法院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台协会)挂牌成立“涉台案件巡回法庭”和“涉台事务工作室”,与昆山市台办、市台协会共同发布《关于加强涉台案件调处工作的意见》,并选聘17名涉台案件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了诉讼调解便捷、灵活、高效解决矛盾纠纷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让台商做调解员,这个机制不错,更好地发挥我们了解台商和台企状况、了解台湾当地文化的经验以及更易取得涉诉台胞信任等优势,能更便捷、灵活、高效地化解涉台商事纠纷。”市台协会副会长黄彦荣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他已化解了十几起比较棘手的涉台纠纷。
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昆山法院又聘任了13名台商代表担任涉台纠纷司法协理员,形成涉台案件矛盾排查、预警预防、信息沟通、纠纷化解的长效机制,为涉台纠纷的预防、化解又增添了一门“减压阀”。
从坐堂审案到提前介入 延伸服务为台企“排雷”
在多年审判实践中,昆山法院的领导班子认识到,要为台企提供贴心周到的法律服务,不能局限于坐堂审案,而是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司法需求,不断开辟服务台企的新途径,探索服务台企的新方法。
今年4月20日,昆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小澜亲自赴台企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开展涉台审判专题调研。针对该公司反映的在管理中遇到的工伤认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职务侵占等法律困惑,许院长现场给出了答案,并建议公司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坚持人性化管理。调研结束后,双方达成一致:今后将通过开展“庭企共建”活动,组织法律培训,在企业营造法治氛围,并联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共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以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法院可上门为企业“把脉”,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6月5日,民三庭庭长黄燕娟、庭长助理徐福灿应邀前往台资企业膳魔师(江苏)家庭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走访。企业表示,目前膳魔师面临淘宝网售卖代购产品和侵权产品,其它厂商侵犯商标权等方面的棘手问题,企业在维护自身权益、有效实现打假上面临许多实际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两名法官提出了多项建议,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评价。
在延伸审判服务为企业发展“排雷”的过程中,昆山法院先后开展了“八个一”服务工程、“倾听企业呼声、服务企业发展”等活动,推出了服务台企发展“12345”新机制。向多家台企发放《企业商业秘密侵权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分析现状、查究原因提出针对性、综合性保护意见;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向市台办、台协会发出针对性的司法建议;在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捷安特轻合金有限公司等建立知识产权联系点,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从单打独斗到机制保障 司法保护空间不断“长大”
在不断的探索中,昆山法院构建了“分流审判、扎口管理”的审判新模式,使司法保护空间不断“长大”。 2009年8月,成立全省首家基层法院“涉台案件合议庭”,专门审理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台湾地区居民、台湾地区法人、台资企业的民商事案件及知识产权案件。2011年8月,成立了台湾事务办公室,2012年7月,创建了涉台审判示范岗,涉台审判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司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年多来,涉台案件的数量少了,审判的质效提高了,审判结果更能得到台商们的认可了。2010 年,涉台民商事案件收案860 件,同比下降46.56%,2011 年收案736 件,同比下降14.42%。2012年1-10月收案520件,同比下降2.1%。“完善的法制保障,让我们在昆山投资放心。”南宝树脂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台协会辅导会长孙德聪说。
为便于涉台案件立案登记,昆山法院制作发布了《昆山市台资企业名录》;为优化涉台审判质效,针对涉台审判工作中易混淆、易忽视的经常性问题,制定了《涉台案件审理须知》;为预防和化解涉台敏感性纠纷,出台了《关于处理涉台案件审理、执行中重大问题的规定》。同时,昆山法院在两岸司法互助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截至目前,昆山法院已办理涉台司法互助69次,受到省高院的通报表扬,并应邀在全省法院涉港澳台工作座谈会上就涉台司法互助工作作经验交流。2012年8月,涉台合议庭的一名干警被评为全国涉港澳台司法协助工作先进个人。提及涉台审判工作的不断发展,许小澜院长说:“拓展了服务台企台胞的内容,提升了服务水平,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台商、台企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了昆山的投资环境。”
此外,昆山法院还通过发行《昆山涉台法律之窗》等刊物,定期向台办、台协会和重点台资企业发放,对在昆台资企业涉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导台资企业规范管理、健康发展。今年,昆山法院从审结的涉台案件中精心选取典型案例,编印成《涉台审判案例精选》,赠阅给台商。“我们台商普遍对大陆的法律法规不是很熟悉,这些案例对我们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能够有效帮助台商规避法律风险,促进合法经营。”台协会张浦分会黄会长对这本小册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后,我们将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涉台案件审判新思路,进一步拓展司法保护空间,不断提高审判工作透明度,确保各类涉台案件均能得以公平、高效审结,提升涉台审判的两岸公信度。”许小澜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