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对根的思念
作者:周琪 发布时间:2011-06-24 浏览次数:1286
每天清晨,我都会在小区的绿地上做做体操,呼吸一下绿树和青草散发的清香;早饭后,迎着朝阳,步履着斑斑的树影走在上班的路上。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间,在热闹喧嚣的马路上,在人群密集的小区里,或大或小的城市绿地,或高或低的行道绿树,或稀或疏的花木绿荫,都那么让人喜欢让人流连。春光里绽放的嫩芽,给我们蓬勃向上的生机;夏日里如墨的绿荫,给我们从容淡定的安逸;秋风中金黄的叶脉,让我们联想起生命的轨迹;冬日里如银的枝叶,让我们感受着雪霁的美丽。行走在绿荫下,看着绿树斑驳的枝干、青翠的叶片和摇曳的舞姿,穿过树叶洒落的光环,享受着清风拂面的舒爽,总以为这就是和我们朝夕相处的树的全部了,却很少想到这绿树的根,在地下是如何生长的。
然而,有一回,我与朋友相约至安徽皇藏峪一游,在一片原始森林里,让我对绿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伫立在一片断层的山岩土层前,我看到深埋在土层中的树根。地下和地上形状是多么的不同呵!与地上的树干、排列简单的树枝和欢乐地聚集在一起的绿叶相比,地里的树根,就是在搏斗、在痛苦的挣扎,竭尽了全部的力量。他们盘根错节、纵横交织,如同女人纷乱的头发,还有的主根像蟒蛇缠绕、支根像地下散放的礼花,更有的竭力向四面八方延伸,甚至紧紧裹住了地下的岩石。这些看起来比地面上全部的枝干还多得多的粗根和细根,全都紧紧的亲密地拥抱着土地。我终于知道这土地里的树根是怎样一种情形了。在它们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却意想不到的使我深深的陷入惊异之中,我从未想象过它们这般痛苦的挣扎。我们与树木是如此的熟悉,但长期以来却从未想过它在地下经受着这样痛苦的折磨,只是偶尔当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才听到痛苦的呻吟;或者是在炎炎夏日干旱酷暑多日,才看到它多带了些愁容。当然也仅限于这些时候,当痛苦的呻吟和憔悴的面容,很快消失后,它们又恢复了无限的快活;除了被雷电击落的枝叶,很少留下痛苦的痕迹。我懂得了,那些粗壮强韧、竭力延伸到四面八方的的树根,在它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下面,从未松懈过自己的工作,虽然是我们的肉眼所看不见的工作。正因为有根的顽强,才带来了树干的挺拔、枝叶的多姿和花的芬芳。
从那天起,我不仅对树木,而且对所有的植物,都从心底感到敬重和亲切。
事实上已不仅仅是植物、自然界、人类社会、政治文化、事业家庭、精神感情又何偿不需要深厚的根基?
古往今来,伟大都是有其深厚的根基的。人们往往较多的关注果实的甜美,枝叶的多姿,却很少想到根的顽强与厚重。多年前,几个名噪一时的少年科技大学生,后来就停滞了成长,那是因为忽略了往更深更广处扎根。却也有的人40多岁后,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那是因为他根柢深厚。因为有着其深厚的根基,他们的事业才会朝气蓬勃,越来越显示出其深远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也不由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也如同一棵常青的大树,她成立90年,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执政成就?为什么执政超过60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
让我们也来看看中国共产党这一棵常青大树的“根” 吧。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奋斗史。土地革命、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无论条件多么艰难、环境多么险恶,甚至犯过严重错误、走过弯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心里装的始终是人民的利益。
1944年9月,毛泽东在张思德国追悼会上满怀深情发表了名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翌年,中共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南。
1954年经过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表决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写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跨跃20多年的艰难曲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期望,改革开放,引领亿万人民踏上求国家富强、谋人民幸福的新的伟大征程……
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在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的利益问题。一项项顺民心、惠民生的重大决策,温暖了亿万中国人民……
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制度……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让辛勤耕作的中国农民,日子越来越有滋味,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七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两次提高个人报得税起征点,不断扩大城镇医疗保障覆盖面……一项项重大惠民举措,滋润着亿万城镇居民的心。
岁月如烟,信念如一。战争时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江竹筠、瞿秋白、方志敏面对敌人酷刑、铡刀和诱惑,威武不屈;和平年代,怀着服务人民的至诚,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无数党员以无言的表率,为人民奋斗、为人民献身。在特殊环境,面对汶川玉树特大自然灾害,共产党人始终和人民战斗在一起,引领灾区人民走出灾难、走向新生;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强调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90年风起云涌,但数不胜数的例证,已让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胜利走向胜利,让改革开放结出丰硕果实,让中国在国际社会倍受支持和瞩目;她执政超过60年,依然充满生机活力;这一切都是因为她虽然历经风雨、饱受磨难,却一直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更深更广地植入了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植入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里。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年轻的一代,在绿荫下、在花丛中,在分享着花的芬芳和叶的美丽时,我们也更多了一份对根的敬仰、热爱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