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闸法院三项措施打造社会管理创新“提速工程”
作者:钱徐宁 徐健 发布时间:2012-11-14 浏览次数:312
今年以来,南通港闸法院紧紧围绕诚信建设、司法公开和矛盾化解三项工作,以机制再完善、品牌再出新、效能再优化,全面打造社会管理创新“提速工程”。
助力诚信建设,打造司法征信新平台。出台《涉诉当事人信用评价和披露制度》,在南通信用网公示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各领域的失信行为146起。与公安、工商、金融等部门签订对接协议,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实现司法征信和社会征信体系的有机对接,在市场准入、招投标、信贷、人员招聘等方面对失信主体进行必要限制,利用媒体集中曝光“老赖”名单,充分发挥司法惩恶扬善功能,推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回应公开需求,构筑公众参审新机制。借助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选,经资格审查后选择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群众代表,组建参审人员库。针对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特定类型案件,从参审人员库中合理选择,或者结合案情增选案发当地群众、相关领域专家等人员旁听庭审,发表评议意见,通过依法、合理引导公众参审,实现裁判过程透明化。今年以来,已有11起典型案件邀请社会公众参加庭审及评议,实现了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提升了司法工作的社会认同度。
聚焦矛盾化解,做强诉前调解新品牌。完善《诉前调解工作制度》,设立诉调对接办公室,重整诉前调解考核机制,对矛盾实质化解、服务群众、指导基层等工作实施量化考核,推动法官下沉。强化审判流程管理,明确调解期限,严把延长审限的审核关,加大对预立案、调解、结案和诉讼立案各环节的审限监控和通报,坚决杜绝“久调不决”,取得了矛盾化解效能更高、指导基层功能更优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