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一些“速配”节目和娱乐节目的窜红,许多新名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亲友团”就是其中的一个。电视节目中的“亲友团”或激情呐喊或上台助演,情到浓时甚至声泪俱下,确实很好地渲染了现场气氛,增加了收视率。

 

但如今却有一种怪现象,那就是打官司也组“亲友团”,特别是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据金阊法院2009年的统计,此类案件“亲友团”的参与比例竟高达91%,成为法院一道奇怪的“风景”。“亲友团”成员,个个都是一副誓死捍卫亲友利益的模样。然而,结局却往往让人哭笑不得甚至心酸。

 

“赔了夫人又折兵”

 

200812月,在花店工作的丁伟在帮客户安装节日花球时不幸从高处跌落,经医院确诊腰骨折伴截瘫。20097月,伤势刚刚稳定的丁伟便将花店老板赵海告上了法院,热心的亲朋好友们自发地组成了“亲友团”,其中一些懂法的“高人”支招:后继治疗费一定得要,小张今年25岁,起码再要个50年的后续治疗费;抚养费一定不能少,小江的父母没有收入来源,小江的爷爷奶奶和外公也靠小江抚养,这些人的份额一个也不能少;精神损害抚慰金一定得高,截瘫后丁伟丧失性功能,妻子小江也应该得到精神补偿。就这样,赔偿的价码一下子提到了180万。

 

法庭调解时,法官根据丁伟的伤残鉴定结论,仔细核算出赵海应赔偿数额为648千元,但考虑到丁伟未来的生活以及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状况,法官多次做赵海的思想工作,最终劝服赵海多拿出10万元补偿给丁伟,且所有款项一次性支付,让丁伟和家人可以做点生意。没料到丁伟的“亲友团”却一致反对:“这么点钱别想了结,起码也得150万!”除了在法庭上对赵海百般刁难之外,“亲友团”开始轮番到赵海的花店闹事,逼迫赵海支付巨额赔偿。

 

岂料,赵海因为丁伟家人的多番纠缠,原本对丁伟的愧疚之心取而代之的已是厌恶,他几番思量决定不再额外对丁伟进行任何补偿。而法院也只能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判决。除应得赔偿款外,丁伟最终一无所获。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2009513日,是杜建军诉金士鹏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开庭的日子。早上刚到法院,金士鹏见杜建军带了十五六个“亲友团”成员,便吓了一跳,为防止吃亏,立刻打电话请求增援,很快其父母兄弟等十来个“亲友团”成员也陆续到位。

 

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中型法庭,竟坐着、站着20多个旁听者。一进入法庭调查阶段,“亲友团”就开始沉不住气了。有的插嘴插话,替当事人鸣不平;有的开始直接与对方亲友展开“第二法庭辩论”。在法官多次警告之后,“亲友团”不仅不听法官劝告,反而变本加厉,直接动起手来,一场混战立刻开始,法庭秩序大乱,哭声、喊声、叫骂声连成一片,庭审被迫中断。直到法警赶来维持秩序,事情才告平息。此时“亲友团”已经有人有不同程度受伤,连法官手上也被抓了几道深深的血印。

 

等听完法官的宣判,“亲友团”才觉悟到,在法院要靠证据和事实说话,而不是靠拳头斗狠,这场“大战”纯属多余,且代价惨重。如今,不仅自己一方理想的判决结果没能实现,双方还共有5名亲友受到了拘留的处罚。

 

“好心办坏事”

 

朱老伯和林阿姨都是中年丧偶的中学老师,2007年,辛苦将孩子们拉扯大的他们,在好心人的撮和下,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幸福恩爱,都庆幸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只是林阿姨的儿子小谢,对两位老人的结合一直不理解。小谢还没有结婚,和林阿姨、朱老伯住在一起,常对朱老伯有所挑剔甚至故意刁难,朱老伯的三个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这桩婚姻也日益不满。20081111日晚,小谢和一帮单身兄弟欢度“光棍节”,深夜回家时已是酩酊大醉。出于关心,朱老伯开口劝导了几句。没想到这却引起了小谢的极度不满,仗着酒精壮胆,小谢用力地推了朱老伯一把。这一推推出祸来,朱老伯重重地摔在地上,严重骨裂,闻讯赶来的子女连夜将朱老伯送进医院,并拒绝林阿姨来医院探望。

 

不久,小谢就收到了法院的诉状,原来朱老伯的子女觉得父亲的这桩婚姻不仅不能给父亲带来晚年的幸福,还造成了身体的创伤,必须给小谢和丁阿姨一个教训,于是死磨硬泡,终于叫父亲在诉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不到两天,朱老伯便后悔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因为这点小事何必呢!林阿姨也一个劲地哀求朱老伯原谅。但朱老伯子女组建的“亲友团”不干。“如此对你还没受够?何必那么作践自己!”“非得在这个恶女人的树上吊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使朱老伯为了子女的面子、为了“亲友团”的“好心”,违心地走上了法庭。庭审中,朱老伯被来自各方面的声音闹得毫无主见,依赖性越来越强,干脆根据“亲友团”的意见来表态。而不甘示弱的小谢也组织了一帮“亲友团”为自己呐喊助威,双方各不相认,一场本来可以商量着解决的家庭纠纷在吵闹声中以小谢应依法赔偿的判决收场。而两位老人的婚姻,也因为林阿姨对朱老伯懦弱的失望,了草收场。

 

赢了官司的朱家三兄妹,本以为顺手替父亲了结了一段不幸的婚姻,但是看着父亲日益暗淡的面容,终日听着父亲的长吁短叹,三兄妹只有暗自懊悔:“真是好心办坏了事!”

 

法官提醒:莫再好心办坏事

 

苏州金阊法院的潘宇容法官告诉我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因为有流血、有伤亡,也就有了眼泪和仇恨。一些当事人和家属往往因为巨大的心理创伤而变得偏激。诉讼“亲友团”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现实的土壤。但是要善意地提醒广大“亲友团”成员,真正地从亲人的利益出发,多一份客观,多一份理性,再莫象上述事例一样,一片好心结果却办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