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案件,买卖双方如果一方能恪守诚信,另一方稍具法律意识,这起案件就不会发生。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圆满,一起非法拘禁案还是发生了。不过实施者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自己反而因触犯法律受到惩处。今年3月中旬,面对法庭的庄严审判,他们无话可说,只有后悔。 

 

撮合一桩买卖

 

江苏省射阳县境内某农场职工朱开楼,在一次外出途中结识了一个正在寻找地皮搞投资开发的刘某。刘某说,自己在外打拼了几年,已积聚了一些资本,想找一块地皮搞项目开发。朱开楼一听,心想本场职工侍中生有一块地因缺人手都是租给当地农民种的,如果转让给人搞开发,肯定比租给别人种庄稼划算,于是就把这事说了出来。刘某说好,这事就请你老兄帮忙,事成了,我来搞开发,你帮我管理管理。老朱听了觉得这是件好事,于是回到农场就找到了侍中生。待中生听说有人要出高价买他的土地使用权,当然高兴,于是请老朱从中牵线搭桥。

 

很快,购买方刘某在老朱的撮合下,很快来到农场与老侍见了面,并看了位于农场西侧的地块。经过两次洽谈,最终以121万元的价格成交,款项分别于20091031日、1115日、201011日,各支付人民币50万元、30万元、41万元。朱开楼作为介绍人,在协议上签字担保,就这样,一桩大买卖成功了。

 

不过,作为担保人的朱开楼做梦也不会想到,正因为自己一次仗义的牵线搭桥,给他日后带来一段终生无法忘却的噩梦般的经历。

 

买方中途失踪

 

协议签订后,拥有了土地使用权的刘某便将侍中生转让给他土地上的原有设施进行了拆除和清理。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有模有样。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20091031日,也就是刘某应该支付侍中生第一笔款50万元的时候,老侍从早等到晚也没见刘某送钱来。打刘某的电话,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这让老侍隐隐感到有些不妙。

 

他找到担保人朱开楼,朱开楼此时也无法和刘某取得联系,加上又不认识刘某的家,只好安慰老侍再等等。再说,刘某在拆除那块地的原有设施上已经花了不少钱,如果他不想要这块地,不会把钱往水里扔。然而老朱是这么说的,老侍可不这么看。他认为我这地租给人家种得好好的,硬是你老朱叫我从人家手里要回来转让给刘某。我上了刘某的当是假,挨了你朱开楼的骗是真,找不到刘某,协议在这儿,你朱开楼是担保人,应当赔我的损失。

 

此时的朱开楼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说我给你们牵线搭桥是做的好事,除了吃了你们顿把饭,没拿你们一分钱好处,我凭什么赔你的损失?不赔!面对态度强硬的朱开楼,侍中生也拿他没办法,只好自认倒霉,可侍中生的老婆尤开秀把这本该结束的故事又延续了下去。

 

担保遭遇厄运

 

当年11月中旬,也就是刘某失踪后的第18天,尤开秀遇到了同场职工药小东。药小东听说过尤开秀丈夫侍中生为卖地的事吃了朱开楼一个哑巴亏,便问:这事就这么算了?尤开秀说那有什么办法,认亏吃算了。药小东说不行,不能这么便宜了他,我马上帮你找几个人给朱开楼加点压力,逼他赔偿你家的损失。尤开秀回去和侍中生一商量,老两口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于是,药小东电话联系了好友周大刚,请他找几个人来射阳帮侍中生追债。

 

这个周大刚曾经有过犯罪前科,知道这事有油水,于是当即就答应了。当月22日下午,侍中生租了一辆面包车到建湖办事,特邀朱开楼一同前去。朱开楼不知当中有鬼,一句没回,应邀前去。在建湖办完事后,当晚6点多钟回到射阳境内离农场还剩几公里时,侍中生佯称下车有事,提前下了车。

 

不知就里的朱开楼并不知道大祸就要临头,当面包车行至一座桥头时,前面一辆车堵住了去路,车上跳下几个人,强行将朱开楼拉下车并塞进另一辆车内,然后来到盐城市区某宾馆内,对朱开楼进行殴打和语言威胁,要求朱开楼听侍中生和尤开秀的话,否则再打。为了保命性命,朱开楼只好答应。这时,侍中生和尤开秀出场了,他们要求朱开楼赔偿损失60万元。朱开楼无法,只好就范,并写下字据,分期偿还。

 

触法后悔已迟

 

为了感谢周大刚的帮忙,侍中生和尤开秀在拿到朱开楼写的“主动承担”赔偿责任书和欠条后,又给了周大刚一笔“劳务费”。至此,周大刚在事前和事后一共收取了侍中生7400元。

 

然而周大刚并未为此而满足,待侍中生夫妇走后,对朱开楼实施敲诈勒索,要求朱开楼第二天要找钱给他们,否则对其继续实施殴打、不准睡觉等.朱开楼怕伤害,只好答应。第二天,周大刚等人将朱开楼带至射阳某镇,逼其向朋友借了3000元钱给他们后,仍然限制朱开楼的人身自由,直至案发。

 

射阳县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认为,周大刚、侍中生、尤开秀、药小东为索取赔偿,采用暴力、胁迫手段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其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同时周大刚敲诈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均应予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院于今年315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决4被告有期徒刑8个月和判处管制三个月不等的处罚,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周大刚等4人对自己的行为付出沉痛代价的同时,也十分后悔自己平日不学法所带来的后果。(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