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医药产业基地兴办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寿可讲了一个故事:当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法院民二庭的法官了解到企业外欠债收不回来,致使企业生产流动资金“吃紧”的情况后,院领导带领法官来到企业当场收案,实行审执一条龙服务,仅用三天就调解执结到位大部分资金,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保障企业科学化发展,连云区法院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心转移到为企业和员工的服务上来,百名法官进港口,进临港产业基地和商贸旅游目的地,开展挂钩联系,进行普法宣传,深入调查摸底,帮助企业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拖欠农民工工资、弱势群体司法求助等问题,连云区法院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巡回法庭,深入产业链和建设工地,实行即收即立、预约开庭、现场调解,既为企业和当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为港城东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临港大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今年以来,该院共为企业执结到位资金12亿元,帮助投资主体企业落实清欠农民工工资908万元,为弱势群体减免诉讼费近30万元。

 

连云法院在“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科学实践中,以建立高效、便捷、优质的长效机制为抓手,以“创建一流法院,带出一流队伍,实现一流服务”为目标,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至上”和“三保”任务,立足履行使命,提供全新服务,走出了一条“亲民便民利民”的特色审判工作之路。

 

全院法官通过“充电”、“加油”,做到了基本法律法规条款熟知能背“一口清”, 释明法理时,不再翻书查找法条,而是准确说出法规的出处和法定内容。通过学习和深度培训,全院法官大都实现了一专多能,其中法学博士、硕士等一批学者型法官脱颖而出,成为解决该院遇到的疑难复杂案件和历史遗留案件的行家里手。

 

随着百名法官为临港产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向纵深推进,案件当事人真真切切的享受到了该院别具特色的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他们采取开门立案,上门办案,就地开庭,现场调解,实现案结事了,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受到了案件当事人的欢迎和普遍好评。创新工作使连云法院实现了服务零距离,办案零条件,质量零差错,法官零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