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滨江临海,市境面积1157平方公里,人口约116万。当前,随着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开发规划的深入实施、崇启大桥即将贯通、吕四大港的全面开发,启东经济社会呈跨越式发展态势,这必然会促使启东进入一个新的矛盾纠纷多发期。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启东法院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在东疆大地谱写了服务惠民三部曲。

 

扶弱救困解民忧

 

“多亏了法院关心,我们家现在终于度过了难关。”北新镇祝某躺在床上看着前来看望自己的法官激动地流泪说道。

 

祝某本是振兴村有名的致富能手,妻子在服装厂打工,女儿在当地小学读书品学兼优,一家过得其乐融融。2009年祝某意外得了脑肿瘤让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高昂的医药费让全家人失去了以往的欢乐,女儿成绩一落千丈,生活也越来越窘迫了。启东法院通过该镇社会维稳人员了解该情况后,结合该户实际情况,选定了熟悉该村情况,对孩子教育颇有心得的吴法官结对帮扶。吴法官根据法院结对帮扶的具体要求,发动身边同事、朋友传递爱心,帮助筹集医药费,组织法院干警对祝某女儿进行课程辅导和帮助,促使其成绩得到了提高,并及时对祝某家人进行感情疏导,帮助全家人战胜病魔,共度难关。一年来,在启东法院全体干警的关心和支持下,祝某全家生活逐渐恢复了昔日的欢乐。

 

2005年以来,启东法院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慰问572户贫困家庭。为响应南通中院“千名法官结对群众”的号召,20113月,启东法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开展法官结对群众活动的实施意见》,由石汉慈院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政治处具体负责全院组织协调工作,以困难农民、老弱病残人员、城郊结合部失地且无收入来源地农民或城市下岗职工、无业居民为扶助对象,要求人民法庭与所在地的镇村的群众进行结对,其他部门根据部门的具体情况,联系社区或镇村的群众结对,确定结对对象。截止2011415日,启东法院77名法官共结对77名困难群众,并组织了公开承诺签订书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入学、低保等问题,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对于困难群众反映的不属于法院处理的问题,及时帮助沟通协调,存在矛盾纠纷的,及时帮助化解,力争矛盾纠纷化解于村内。

 

继承创新惠民生

 

“这张宣传单子,我一定要拿给我儿子、儿媳好好看看,珍惜眼前生活。”年过六旬的王大妈听完幸福讲习班后,动情地说道。

 

2011413日,世纪花园社区服务站门口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小区居民,法院派出了由三名审判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家庭经验的法官团队到现场耐心讲解一个个鲜活的典型案例,回答群众不同角度的问题,为当地居民送上了启东法院第十八期“幸福家庭巡回讲习班”课程,受到了在场群众普遍好评。

 

19943月,启东法院举办了首期幸福家庭讲习班,讲习班上集中审理的5件离婚诉讼案件中,2件撤诉,3件调解结案,并使许多陷入离婚危机的家庭受到了教育,讲习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市委和上级法院的好评。为不断扩大“讲习班”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启东法院不断创新丰富“幸福家庭讲习班”内涵,促使“讲习班”从单一的法制讲座,逐渐发展为集法律讲座、义务咨询、演讲、文艺演出、图片展出、庭审观摩、媒体报道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成为宣讲法律、调处婚姻家庭纠纷与推动“诉调对接”工作的新的有效载体,婚姻家庭类案件的调撤率已连续多年在85%以上。

 

服务劳资安民心

 

“太及时了,我们企业就需要法官这样面对面的劳动法讲解和法制宣传活动。”滨海工业园区企业代表王某看着法院宣传车远远驶离的方向深深感叹道。

 

2009年以来,面对启东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断提速,企业用工越来越不规范,又加上用工难问题越来越凸显,启东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主动服务与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启东法院会同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三家单位,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争议调解、联企共建活动,依法调节和规范沿海大开发及其经济转型升级、调结构过程中的各类劳资矛盾纠纷,妥善协调各类劳资利益关系,服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进程,保障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截止4月,因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或不遵守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仅4件,同比下降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