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做官,做好官
作者:江东 发布时间:2011-04-20 浏览次数:1196
何为“官”?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官”永远是敬畏的代名词,要么敬之,要么畏之。而“官”在现代社会里,只不过是一种职业罢了。为官者也是人,有着人的喜怒哀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也暗藏着人的卑劣。我们所说的“做官先做人”,实际上是希望为官者能克服人类的劣根,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做官”。
还记的考上公务员的那一年,父亲第一次送我到火车站,在火车开动的最后一刻,他给了我人生的第一句忠告——好好做官,不要有的挣,没的花。那是我记忆中父亲唯一的一次威严,因劳累而浑浊的眼神里,透着不容质疑的坚定。于是,我揣着“好好做官”四个字,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一年的公务员生涯使我明白,做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分,才保得住名节。可问题是,这样就算是一个好官了吗?不是!无为即是犯错,公务员不仅要做一个克己奉公的清官,还要当一个敢于担当实干的循吏。
何为循吏?鲁迅先生有诗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话精确地概括出了一个好官的精神实质。敢于横眉冷对就是敢于担当,乐于俯首为牛就是乐于实干,新时代的好官就是要敢于干大事、干实事,为了群众的利益不计个人之得失,为了百姓的幸福不惜自身之名利。汉武帝时有名臣倪宽,任左内史时,收税看百姓的情形而决定时间的急缓,所以许多税总是拖着。有一次,军队要出征,国家急需钱粮,而倪宽由于税收不足,将被免职。说实话,这在封建体制下不是一个“好官”,在他心中,人民的利益要远远高于统治者的利益。可是,这样的官才是人民需要的官,这样的官才是人民的好官。后来,倪宽治下百姓听说官长要被处罚,惟恐失去这位好官,不约而同地交粮纳税。大家族用牛车拉,小家庭用扁担挑,前脚接着后脚,队伍如长龙,络绎不绝。最后,倪宽收的钱粮最多。回首我党的历史,取得的哪一次胜利没有人民的身影?彭老总曾经感慨: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而现如今,我们有少数官员已经忘记了人民,有人仗着权势喝人民的血,吃人民的肉;也有人拿着纳税人的钱,不思进取,一生碌碌无为。这样的官都不是好官。在其位则谋其政,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温总理曾讲道:“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勇于担当,就要敢于面对种种困难和矛盾,不退避,不畏缩,知难而上;奋勇向前,就要顶得住压力,扛得起风险,为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做这样的官才是做好了官。
春节回家,父亲检验我的成绩。我告诉他,我不仅要好好做官,还要做个好官!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