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为全省积累了新经验,探索了新路子”
作者:顾建兵 发布时间:2011-04-20 浏览次数:347
“南通中院有声有色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年的各项工作,为全省法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积累了新经验,探索了新路子。”近日,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公丕祥对南通中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出批示,并定于5月中旬在南通召开全省法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场观摩会,在全省推广南通法院社会管理创新模式。
今年元旦刚过,马志相院长就带领相关部门来到海安县雅周村,和当地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了解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建议和想法;此后又带领全市法院院长在崇川区虹桥街道进行调研,直接与社区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司法的需求和期盼。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南通中院党组逐渐形成了共识:“抓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党组要更新理念,领导要真抓实干,触角要向社会延伸,工作要在基层落实。”为此,该院把2011年确定为全市法院“社会管理创新年”,并通过启动以“法官心、百姓情”为主题的“十百千万”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全面贯彻落实“法官下沉、案件下移”的工作思路,把法庭设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的最前沿,让法官深入到人群密集的社区,把案件办到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村镇。马志相院长与各基层法院院长签订了涉诉矛盾纠纷化解项目化责任书,要求各基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成功数与同期收案数比例不得低于20%,65%以上民商事案件要解决在基层法庭,法庭巡回审理案件不得低于20%。
南通两级法院闻风而动,招招都是“情暖百姓情”的硬措施。崇川区法院在人流量大的虹桥法治公园内设置了周末“市民法庭”,每周六下午2点,南通港法庭就会在这里准时公开审理案件,家长里短、邻里纠纷,都在这里迎刃而解;如东县法院建成了集诉讼服务、纠纷分流、诉前调解和速裁功能于一体的司法服务超市,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开发区法院建立了7 个法官工作站,通过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等活动,为当地企业和农民工提供生产经营、劳动管理等方面的司法服务,让他们有了自己的“法院之家”。通州区法院在新浪网开通江苏法院首个“诉讼服务中心”微博,将典型案例上网,专人接受网友咨询,开通仅3个月,“粉丝”群就超过20000人。一位粉丝说,“法官小贴士”就像开心果,解开了我们心头疙瘩,又像暖宝宝,让人感到阵阵心头暖洋洋。
伴随着一个个创新管理举措出台,南通全市法院各项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今年1-3月,全市法院调解撤诉民商事案件8164件,调撤率为86.02%;全市法院申诉、申请再审数同比减少30件,下降25.64%;诉前成功化解各类案件4981件,调解成功率92.3%,主要质效指标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