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
作者:梅小薪 杨小英 发布时间:2011-04-19 浏览次数:316
人说相恋容易相守难,这话一点不假。前不久调结了一桩老夫少妻离婚纠纷案后,心中颇有感慨。
案件受理后,我征求双方意见,进行了调解。原告朱某是云南人,看上去年轻漂亮。不过,才29岁的她已是一个11岁孩子的妈了。相比之下,被告李某就显得苍老了许多。这也难怪,李某比朱某大20岁,两人看上去不像夫妻,更像父女。
朱某说,13年前,她才16岁,是被骗到东台嫁给李某的,李某当时说带她到东台找对象。李某比她大那么多,夫妻之间根本没有感情,她要求离婚。
李某的反应异常激烈:“法官,她瞎说。当年,我到云南找对象,经人介绍认识了朱某。再说,我本身年龄大了,自己都没对象,怎么可能去帮她另找对象?我们在那里相处了1个月,她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才愿意嫁给我的。”
我问他们:“朱某没达婚龄,结婚证怎么能领到的?”
李某告诉我,当时由于朱某未达婚龄,领不到结婚证,她的家人便托人帮朱某办了一张假身份证明。证明上,除了照片和名字,其他都是假的。后来,两人一起回到了李某的老家。1999年4月,通过虚报年龄和家庭住址的方法,两人领取了结婚证。
我又问他们:“婚后,你们感情如何?”
两人的回答大相径庭。朱某说感情一直不好;而李某则说,夫妻感情比较好,并于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女儿。只是孩子出生后,家庭生活的琐事也渐渐增多,两人为此偶有口角。
当问及为何要离婚时,朱某颇有怨言:“李某这个人疑心病太重,这点我不能忍受。去年我就起诉过离婚,只是没离成。”
朱某说,5年前李某因胃病动了手术,不能外出打工挣钱。为维持家庭生计,朱某开始到附近厂里上班。由于工作较忙,不能天天回家,李某老是疑心朱某与其他人有男女关系,为此夫妻经常发生争吵。一气之下,朱某干脆搬出家中在处边租房居住。自此,夫妻分居生活已达5年之久。
李某并不认可朱某的说法,他认为夫妻感情很好,不同意离婚,要求和好。不过,朱某态度非常坚决。
看来,两人的婚姻是走到了尽头。我劝李某,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实在没感情勉强维持对谁也不好。
李某沉默了许久,思虑再三后表示同意离婚。
不过,在女儿的抚养问题上,两人又产生了分歧。朱某要求女儿随自己生活,理由是女儿大了,跟着父亲生活不方便。
而李某更是一点也不肯让步。“我们李家就这一根独苗,怎么能跟她走呢?离婚可以,女儿一定要跟我。”李某态度坚决,“法官,你不知道,我跟我父亲、哥哥一起生活。我哥哥到现在没结婚,女儿是我们李家唯一的希望。要是跟她走了,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说到这儿,李某忍不住掉泪。男儿有泪不轻弹,看来李某是真伤了心。
我又转头做朱某的工作,让她放弃对女儿的抚养权。朱某起初不同意,我反复劝导:“你们都爱孩子,这点还是让人欣慰的。李某看来是真离不开孩子+,你就成全了他吧。况且,你要想孩子了就来看看她,你始终有探视权,这点我们可以写进调解书。”
经过多次调解,最终两人达成协议:两人自愿离婚;女儿随李某生活至其独立生活时止,且不要求朱某给付抚养费。
案件调结了,我心里却无法平静。13年的婚姻变成了一场战争,换来了一声叹息。只是,在这场“战争”中,谁又是胜利者呢?我想,朱某、李某恐怕都不是。还有,他们的女儿面对父母的婚变又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奉劝天下有情人,做婚姻这道题时请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