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汉今年87岁了,却因为未履行还款义务成为被执行人。从拒收法院执行材料到自觉履行判决,整个案件的执行工作没有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却得到了比实施强制措施更圆满的结果。

 

2011年年初,北塘法院受理了一起老年人执行案件,65岁的吴老太申请执行87岁的钱老汉,要求其归还借款3000余元。2009年,钱老汉向吴老太借款5000元用于妻子陈某看病,借款后经吴老太多次催讨,还剩3000元未还。愤怒的吴老太多次上门讨债,而固执的钱老汉以其讨债态度恶劣,惊吓到生病的妻子陈某为由拒绝履行剩余债务。因此,曾经是朋友的钱老汉和吴老太的矛盾越来越深,终于钱老汉被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

 

判决生效后,钱老汉依然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经吴老太申请执行,钱老汉从被告变成了被执行人。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马上走访了当地的社区村委和居民,了解到二人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现在钱老汉因为妻子陈某的病重,想法变得更加固执。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法官随即上门与钱老汉沟通谈心,从情理法多角度对其进行劝解,促使其自觉履行债务,但钱老汉态度强硬,拒签法律文书,拒绝任何形式的和解,并扬言只要对其强制执行,就以自杀、自残等过激行为回应。

 

承办法官见钱老汉态度强硬,在继续多次耐心进行劝解的同时,也对钱老汉的生活进行了调查。经查明,钱老汉和妻子陈某无子女赡养,二老除了每月固定的退休金外,无其他经济收入。钱老汉妻子陈某已88岁高龄,身患多种老年疾病,长期住院无法下床。考虑到钱老汉年事已高,承办法官决定,与其强制执行激化矛盾,不如深入感化解决纠纷。于是,承办法官与钱老汉继续保持沟通,每次与钱老汉谈话,都先倒一杯热茶,再谈一些人情,讲一段法律。有时候聊到中午,则请钱老汉留在食堂吃一顿午饭再回家。从一开始的勉强坐下到后来的侃侃而谈,钱老汉逐渐放弃了对抗心理,自愿从每月退休金中拿出200元偿还吴老太的债务。

 

一起没有强制执行的涉老执行案件,终于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