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今年25岁,一直想找一位女友,同事李某便将自己的QQ号码给了王兴,并谎称这是他朋友“陈月”的QQ,意图戏耍同事。没想到经过QQ聊天,李某“入戏颇深”,竟然以陈月的名义与王兴谈起了恋爱,并通过各种理由从王兴处骗得两万余元。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诈骗案,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网络恶搞“男同事”变身“女学生”

 

李某就职于无锡某餐馆,工作稳定,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之后去网吧玩游戏。因为网游需要升级,所以李某每月大半的钱都“投资”在了网游上。一次下班之后,同事王兴在QQ上找到李某,问李某能不能帮他介绍个女朋友,因为李某曾跟他吹嘘过认识不少美女,而当时李某忙于网游没有理会王兴。其实,李某并不认识很多单身女性,只是出于一时的口舌之快跟王兴吹牛而已,被王兴催促几次之后,李某兴起了耍弄王兴的念头。20121月初,他将自己一个很久不用的QQ号码给了王兴,并告诉他这QQ的主人是自己认识的一个女大学生,叫陈月,在徐州读书。

 

王兴信以为真,下班之后就加了陈月的QQ,李某上线之后通过了王兴的好友验证,并主动与王兴攀谈起来。“你好,我是陈月,你是谁?“我是李某的同事,我叫王兴,他给了我你的QQ号码,所以我就加了你。”见王兴很快就上了钩,李某觉得很好玩,就以女性的口吻与王兴聊了起来。

 

萌生邪念 “假情感”兑换“真现金

 

聊了几次之后“陈月”主动提起了李某的名字,假意向王兴打听李某的境况,并表示想向李某借钱。没想到王兴主动询问她有什么困难,并表示自己可以帮助,不用去找李某。“陈月”立刻开口要了一千块,说自己上学生活费不够,本来只是想试探一下王兴,却没想到第二天他提供给王兴的银行卡里就多了1000块钱。李某再一次上了“陈月”的QQ,王兴立刻问他钱是否收到,并疑惑为什么银行卡的卡主显示的是李某的名字。“陈月”向王兴解释说自己曾经与李某谈过恋爱,因为没有银行卡,李某就将自己的一张银行卡送给了她。王兴再也没有了任何疑惑,继续开开心心的与“陈月”聊天。

 

两人在QQ上打的火热,并很快确认了恋爱关系,以“老公老婆”相称。期间,“陈月”以母亲生病需要化疗、缺大学生活费等理由让王兴给他汇钱,王兴都没有拒绝。而王兴几次想要与“陈月”电话或者视频,都遭到“陈月”的拒绝,每次王兴一提到视频,“陈月”就会情绪激动,质问王兴是不是想让她还钱,并表示自己马上就还,两人两清,每当这时王兴都会立刻道歉,说自己太急躁请“陈月”原谅,两人再次和好如初。

 

“陈月”一直不愿露面,让王兴很焦急,他想到“陈月”在徐州读书,就想给她一个惊喜。20122月,“陈月”QQ上线后收到一条留言:“亲爱的,我已经在徐州火车站了,坐几路车能到你的学校?”“陈月”看到留言大为惊恐,立刻回复质问王兴是不是不相信她,并表示现在她正和舅舅在一起,王兴还不够资格见她的舅舅。王兴本想给“陈月”惊喜,没想到被她泼了冷水,当即表示自己马上就回去。“陈月”怕王兴多想,立刻伪装成舅舅与王兴聊天,表示现在是王兴的考察期,以3个月为限,如果他能照顾好陈月,那就能将陈月的手机号码给他。王兴得到了“舅舅”的鼓励,将陈月不愿见他的事情抛在了脑后,不疑有他的回到了无锡。

 

东窗事发  “坏主意”断送“好前程”

 

就这样,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王兴不断给陈月打钱多达20余次,共24000余元。李某将这些钱全部用于网游的充值,因为钱越骗越多,李某也有些害怕,不再与王兴联系。王兴在许久联系不到陈月之后将事情与朋友一说,在朋友的劝说下到派出所报案。民警在查看了王兴提供的QQ号码登录的IP之后,很快将李某抓获归案。

 

直到李某被抓王兴才醒悟,自己交往小半年的女友竟然就是自己的同事,他感觉受伤不已。而李某也对自己做出的事情悔恨不已,他表示一开始自己只是觉得好玩想耍人,但是在李某汇了钱之后被金钱的利益所诱惑,却不想这种行为是诈骗,是要被判刑的。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冒充女子以恋爱为名骗取他人信任,进而编造理由骗取他人财产,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而李某归案后积极退赔全部赃款,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悔罪表现较好,法院认为可依法宣告缓刑,最终法院作出如上判决。(文中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