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早晨。

 

阳光不再像以前那样和暖了,陪伴我们的是挥之不去的霾,浓而且厚。几乎每一天,浓浓的霾如当年这个季节的雾一般,充塞六合,隔绝了阳光,也遮蔽住了绚丽可爱的彩霞。诗人说:雾来了,附在猫的足上。而如今,却只能说,霾来了,粘在我们的鼻上。

 

早上,我在这样四面霾伏的时候出门,挤上公交车,总是略微多乘过几站,而后下车,再走一段路来到单位上班。据说,人生初期的许多重复后来便成为了习惯,而初期形成的习惯则只是在后期的人生里不断地重复。我无心分辨每日的行程是否是为了重复形成一个新的习惯?抑或渐已形成的习惯每日只是简单地在重复?我什么也不想,到站下车。

 

初冬的天已经凉且冷了,特别是在没有阳光的时候。我穿过马路,沿着山路向前。路两侧的田野满是荒草,偶有几只小鸟飞来,但也只是稍停一会就飞走了。许是我的到来打搅了它们的清静吧?我无从得知。很多时候,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不断地挤占并压迫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甚或是人和人之间,也难能例外。路两侧的荒野当初就没有人居住吗?

 

荒草上的霜泛着耀眼的白光,引着我的视钱向远处延伸。隐约可见的山坳处仿佛还有着三两户农家,屋前种植的蔬菜虽零零落落不再成行,但它努力呈现出的一抹绿却也为这初冬添了些活跃的色彩。小河边的芦苇和荻花在晨风中摇曳,于是,萧瑟的意味就浓了起来,好多人裹着衣服、快步地走过便是一个明证。

 

手机随意地放几首歌曲,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信步向前。晓露湿了树上的叶子,也润了脚下的石阶,一步踩下去,有一种半涩半滑的感觉,粘在鞋上的黄土更是给了我一种亲近大自然的亲切感。特别是有那么一天,正当我走在上坡的路上的时候,东方一轮红日喷礡而出,霎那间,那天、那地、那山、那水、那树、那草、那楼、那人洋溢着光辉,此时此刻,多么可爱,多么温馨!

 

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到了论语的四子侍坐章。当年,孔子问四个学生的志向时,曾皙如是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今,时令虽是冬季,但我走在这向阳的路上,晨风微微,吹面不寒;乐声阵阵,入耳动听。真是人生苦有限,此中乐无涯!

 

难怪孔子听了曾皙的回答后会喟然而叹道:“吾与点也!”是啊,能够欣赏到图画一般的风景,进而并能够置身于图画一般的风景中而成为其一部分,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和谐、更安逸的快乐?

 

冬     晨

 

浓霾淡雾锁烟霞,信步穿林窥田家。

 

畦菜稀疏宅前绿,芦荻萧瑟水畔斜。

 

流霜覆草木叶下,晓露沾衣石阶滑。

 

红日喷礡颇可爱,浴风咏归乐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