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法院:一减一增的背后
作者: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14-11-17 浏览次数:2549
“百姓事无小事!何谓为民司法,一封感谢信给了我们有更多的真切体悟!”
日前,海陵法院院长陈炜接二连三收到当事人寄来的感谢信,感谢执行局、民一庭的法官们设身处地帮助当事人办实事、解难事。陈炜院长在感谢信上作出了如上的批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陵法院根据全年“五抓五有”工作总目标,确立了“四少”的具体要求,即:努力提高工作质效,争取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等一分钟,少费一份心,少误一分工。经过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初见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投诉信减少了,表扬信增多了。
司法公开调亮透明度
“我们诚恳地邀请大家来我院,不是想听好话,而是要请大家一针见血地帮助我们寻找我院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与法同行,共筑公信”为主题的恳谈会,海陵已经连续2年举行。这样的恳谈会密切了法院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增进了理解和信任,促进了深层次的司法公开。
庭审点播室、法律文书上网、执行案件全程录像、庭审式摇号室、执行异议公开听证、庭审“三同步”、外网、微博、微信、《海陵法院工作通报》……一系列司法公开的举措,不断调亮法院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的透明度。
“透明多了,猫腻就少了,我们当事人就更加放心了。”参加恳谈会的一名当事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用心办案赢得满意度
“人民群众不问你抄了几页笔记,写了几篇心得体会,他们关注的是你的服务态度改善了没有,服务质量提高了没有。”
海陵法院不断探索和实施便民利民新举措,保险纠纷第三方调解、“‘小法官’行动”、小额诉讼、网上司法拍卖、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四多一快”服务异地当事人等做法,获得了当事人和社会群众的普遍好评。
同时,教育引导干警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多从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克制案多人少、工作量大引发的急躁情绪,善待每一起案件的每一个当事人,尽最大努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外地法院委托海陵法院执行的案件,外地的当事人看到海陵法官尽心尽力地执行,握着法官的手动情地说:“原本我顾虑重重,现在证明我的担心确实是多余的。”
一起由外地法院移送海陵法院管辖的借款担保纠纷,原告在外地法院缴纳的保全费,在海陵法官的积极联络之下,当事人得以及时拿到退费,这样一件“小事”竟然在当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发现当事人符合申报工伤的条件,而且申报工伤只剩 7天的时效了,及时提醒她赶快申报工伤,以享受工伤待遇,这事成了人民陪审员的津津乐道。
院长接待日,当事人特意来到法院,不是为上访,而是专程来表扬法官,为法官贴心的司法服务点上一个发自内心的“赞”。
……
这些看来似乎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因为法官的细心、耐心、热心,却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赞扬。
正如海陵法院一名优秀法官所讲的那样:“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感受往往直接来自于法官的一言一行,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特别注重细节,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官是在用心为他解决实际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在法院的日常工作、执法办案中同样适用。
规范管理提振廉洁度
“司法廉洁不仅需要加强教育,而且需要用规范化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案件。”
为此,海陵法院自2013年以来,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深化司法规范化建设。
今年,对空白执行文书实行编号登记管理,对执行款、罚金、执行救助款、刑事被害人救助款等款项发放进行清理,同时严格财务审批手续,每周定期公布涉案款进出帐,通报超期未退款项。
此外,以审务督察推进司法规范化。从上班迟到早退、庭审作风等小事抓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今年已开展33次审务督察,发现问题14个,全部督促整改。对2名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督促其严格履职。对3名干警实施问责,有力推动了作风的转变和廉洁度的提升。
通过“与您分享”栏板、手机短信、法院信息系统、微信等方式对干警的司法作风、公正廉洁、精神状态等进行善意及时的提醒。
“人的差异其实很小,你在犹豫,他在做,所以他比你成功的机会多;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的事业有成。”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做好本职工作,共建清新院风!”
“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这些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提示内容,对干警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干警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司法行为、预防蜕变堕落的一剂良方,在海陵法院当前特定的情况下,在提振干警的精气神、保持法院工作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人民法院的公信力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海陵法院人将孜孜以求、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