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法院先后被最高法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省高级法院授予“平安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单位”等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先后三次荣立集体一等功。

 

一个基层法院缘何多年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走近沭阳法院,你不难找到答案:沭阳法院的发展,得益于领导班子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意识,更有赖于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

 

组建审判团队 人少不怕案多

 

沭阳法院党组一班人认为,站在高处无疑会受到更多人的追赶和超越,前有目标,后有追兵,守摊子,难有作为;大胆试,磕碰无妨。只有抬高跨越的横杆,才能跃上新的高度。为了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提升办案质效,他们打破传统的审判模式,推行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审判单元组成模式,全面推行主审法官制度,任命包括业务庭庭长在内的主审法官33名,以“1+1+1+21名主审法官+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模式为主导,以 “1+1+11名主审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模式为补充,所有审判部门均成立独立的审判单元,审判单元法官在主审法官的指导下办理案件,法律文书由主审法官签发,院长不得签发未参加合议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在审判单元内部,由主审法官考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工作,有权建议奖惩、晋升或调换法官助理和书记员。

 

该院同时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完善院、庭长办案制度,制定下发《院、庭长及综合部门法官审理案件的若干规定,由院长、综合部门法官组成5个合议庭办案,每个合议庭每年不得少于30件,民一庭、民二庭、刑庭庭长每年不得少于50件,人民法庭庭长每年不得少于150件,审管办主任、审判监督庭、行政庭和立案庭庭长每年不得少于30件,由审管办对办案情况进行季度通报。为了让法官专心致志地办案,院党组探索实行行政事务集中管理,在民一庭、刑庭、执行局、经济开发区法庭等较大的业务部门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在纪检组长和庭长的统一领导下,管理部门行政事务,使庭、局长专心从事办案、审判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得到法官的普遍认可和欢迎,效果已初步显现。今年以来,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该院审理结案14760件,同比增加11.2%

 

改进方式方法 执行不再言难

 

沭阳法院院长周辉常对大家说:“闯新路,就不能害怕被蒺藜扎破脚。”为了攻克“执行难”,该院改变过去“重审判轻执行”的做法,把精通民商事审判的业务骨干配备到执行局,并公开招考8名协警,成立法警执行中队,协助执行员开展工作;为执行干警配备执法记录仪,同步记录执行现场处置情况,固定证据,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执行实施分权制度,出台《执行分权制衡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各执行实施组的职责、办案流程和时限,整合有限的执行资源,建成集立案、接待、查控、缴费、快速反应、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执行指挥中心,因案制宜、分类执行,针对不同情况的当事人,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特别是对虽有履行能力却故意规避法律、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依法果断采取强制措施;对于涉及被执行人是乡镇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金融单位的“老大难”案件,实行院长包案,加强协调和指导,采取分期分批履行、以物抵债、低债返租等灵活多样的执行方式,有效提高了案件执行率。

 

“善借他山之石”是沭阳法院攻克执行难的又一个有效办法。为使执行形成合力,该院完善执行联动机制,与公安局、检察院联合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如何打击规避执行问题,尤其是进一步明确拒执罪的入罪标准,形成打击合力,为执行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该院联合县公安局出台《关于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意见》,为公安机关协助法院有效查控被执行人下落提供依据,形成强大的执行威慑;建立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导、部门联动的执行机制,对涉党政机关的执行案件,由县委政法委对义务履行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对不按时履行义务的单位,县长以交办单形式督促履行,并追究单位负责人领导责任;完善基层组织协助法院送达、执行工作网络。协助送达、执行工作经费统一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超出法院送达工作经费的,由财政统一解决,增强联络员的工作积极性。县委政法委对协助送达执行工作情况进行月通报,以此提升送达成功率,缩短办案周期。截至10月底,联络员按规定开展送达执行2140件次,成功送达2109件次,成功率97.28%,提供当事人下落及财产线索315条。

 

实行“五访三接” 信访就地消化

 

沭阳法院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努力使信访案件就地消化。他们在坚持院长包案、院长接待日等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五访三接”的下访信访机制。“五访”即由院领导下访上访户,解决信访问题;回访当事人,倾听群众意见;走访基层组织,了解群众需求;拜访乡镇领导,调研公正司法;访谈基层法庭干警,倾听基层意见。同时,在信访接待中实行信访工作人员固定接访、业务庭庭长轮流接访、院长定期接访的“三接”制度,实现了信访接待、问题处置和信访管理的动态联动。

 

对当事人反映的每个问题,该院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部指定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对于一些重大疑难、矛盾易激化和群体性案件,实行了信访复查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属实的,按照有错必纠的原则,立即进行纠正;当事人反映的问题不属实的,通过回访的形式,主动找当事人做好法律宣传和教育疏导工作,耐心释疑解惑。同时,该院专门设立“网络舆情监管员”,负责群众意见交办和督办,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快、影响在小”,确保涉法网络舆情全天候监控,群众意见条条有回复、件件有结果,回复及时率和群众满意率达100%

 

治院敢动真格 锤炼过硬作风

 

沭阳法院紧紧抓住队伍建设不放松,改进和完善队伍建设的方式方法,抓制度、重落实、抓苗头、强素质。院党组坚持“三敢于”、“三不怕”,即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碰硬;不怕丢“优秀票”不怕诬告、不怕威胁。对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实行“一岗双责”,要求他们既要对本职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廉政建设负责。把“双责”的落实与监督列入各庭室的岗位目标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与评先树优、奖惩和职务级别晋升挂钩。

 

该院着眼于制度约束,制定首问负责制,部门及个人对群众来访咨询推诿扯皮,导致群众投诉的,按照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坚决克服对群众冷硬横推的现象,坚决消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正之风建立院、庭长季度述职制度,由院长、部门负责人紧紧围绕“业务及队伍管理中遇到哪些难题、解决了哪些难题、如何解决难题”向党组进行季度述职,由分管院领导、院长进行逐一点评,坚决杜绝“不去管、不愿管、不敢管”的老好人思想,增强廉政建设针对性。明确公务员年度考核“不称职”等次的评定标准,对公务员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13种情形作出明确规定,对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该院进一步完善定案把关、案件质量评查、案件差错责任追究等审判管理制度,制定下发了《深入推进公正廉洁司法实施意见和责任分解表》、《廉政监察员例会制度》等廉政管理制度。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实行纪检监察部门常规督查与与邀请行风监督员明察暗访相结合,认真查摆全院干警在工作、纪律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年共邀请行风监督员明察暗访20余人次,针对值班不到位、上班不准时、着装不规范等问题对10余名干警进行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同时不断加大审判质量监督管理,着眼对审判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阶段和环节,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审判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日常工作中,他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庭审评议、回访案件当事人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办案质量。近三年来,该院每年审理案件20000件左右,案件上诉率一直在3%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