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判管理模式 推动审判工作全面发展
作者:沈广 郭奎 发布时间:2011-03-15 浏览次数:1160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宿豫区法院不断提升管理理念,积极寻求管理机制的创新创优;该院通过“践行一个理念、构建两大体系、依托三个平台、把握四个重点”的审判管理工作思路,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了“能动审管”新模式。能动的审判管理举措,推动了该院审判工作稳步向好,2008至2010年该院的审判质效指标综合水平持续保持全市基层法院领先水平。同时近三年来该院已先后三次被省、市法院表彰为“审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今年2月16日,省高院公丕祥院长视察该院工作,对该院审判管理工作作出如下评价:“在审判质效指标管理中,注重从均衡上下功夫,审判管理动态分析主动,措施实在,抓得很有成效”。
一、践行一个理念,将能动司法理念融入到审判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着力提升审判管理工作的能动性
能动司法理念是指引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行动指南,该院在审判管理工作中自觉融入能动司法理念,切实树立“能动审管”意识,在管理理念方面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静态管理”转为“动态管理”,二是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监管服务,充分发挥审判管理工作对于审判工作的能动助推作用。该院提出的“能动审管”工作思路,自2009年11月以来已被省高院先后以公文信息形式转发3次,“能动审管”的宿豫模式得到充分肯定。
二、构建两大体系,深入推进审判流程与案件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审管工作在流程转换与定案把关方面的能动作用
一是加强流程管理,着力构建“一个基础、两项办法”的案件流程管理体系。一个基础是指该院《审判(执行)流程管理实施细则》这一基础性管理文件,囊括了审判流程管理的所有内容;两项办法分别为“3+4审限管理工作法”、“结案统筹工作法”。“3+4审限管理工作法”是指超长期案件定期通报机制、“四项案件”重点监控机制、超审限案件一票否决机制等三项机制,以及审限恢复提示、审限临近预警提示、法定正常审限状况提示以及均衡结案态势提示等四项动态提示机制。“结案统筹工作法”是指要求各业务部门对于审判工作应做到年度统筹规划,要将均衡结案工作纳入庭室年度、季度、月度工作中进行合理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审判、执行工作,进而摒弃前松后紧,年年清理积案,年年积压的陋习。该院“一个基础,两项办法”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使得管理举措覆盖于诉前、立案、审理、审后、执行等各个流程,贯彻于信息填报、案件报结、数据复核的各个环节,每个办案环节均处于动态监控之下,促进了审判效率持续保持较好状态。近三年来,该院的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结收案比、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等主要效率指标一直保持着全市基层法院领先优势。
二是加强质量管理,着力构建“4+3”案件质量管理体系。“4”是指四个案件质量监督把关主体:庭局长、民商事审判联席会议、质委会及其下设的评查组、审委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从庭局长到民商事审判长联席会议到审委会的三级结案前定案把关机制,以及从质评组到质委会再到审委会的三级结案后评查监督纠错机制;“3”是指评查组实施的常规评查、专项评查、发改案件重点评查三项案件评查措施。其中,常规案件评查中该院推行“两最案件评查法”,即由院质委会全体委员共同参与评查工作,并通过季度案件评查工作例会的形式,从该季度随机抽查的卷宗中评查出“最佳案件及法律文书”、“最差案件及法律文书”,评查结果在内网上予以通报,纳入部门岗位目标考核及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考核,并计入法官个人业绩档案。“4+3”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监控的多元化、立体化,促进了案件质量稳步提升。多年来该院的民事案件调解率、申诉申请再审率等主要质量指标一直处于全市基层法院领先位次,反映出该院的案件质量监控体系卓有成效。
三、依托三个平台,通过审管通报、审管提示以及工作专刊的有机结合,着力提升审判管理工作在转变管理模式方面的能动作用
一是打造审管通报这一监督、指引平台,着力提升审判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引功能。该院的《审判管理工作通报》涵盖了审判工作的各项内容,包括指标通报、案件评查、态势分析、庭长考核以及审判业绩通报等。去年该院发布的30期审管通报中,除了12期指标通报以外,还包括案件评查10期、审判运行态势分析4期以及庭长开展审判管理工作情况季度通报4期。全方位、广角度的通报模式,使得不同层面的审判主体、不同类型的审判事务均处于监督指引范围,促进了该院审判工作良性、有序开展。
二是打造审管提示这一动态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审判管理工作的动态服务功能。该院在审判管理工作方面推动双轨管理模式。2010年以来,该院在原有《审判管理工作通报》体例的基础上,新增独立于该体例的《审判管理工作提示》新模式。审管通报侧重于引导督办,诸如通报质效指标数据、案件评查结果、法官工作业绩等;而审管提示侧重于动态服务,诸如提示指标数据异常情况、案件审限临近情况、公告鉴定到期情况等。去年该院累计发布审管提示18期,基本达到每三周发布一期,其中涉及审判工作普遍性问题9个、具体个案700余件,审管提示以其独有的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使得管理工作“立竿见影”,有力地优化了该院审判工作态势。
三是打造工作专刊这一经验总结推介平台,着力提升审判管理工作的总结推介功能。去年该院以省高院开展涉诉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年活动为契机,审管办创办了《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专刊》,自去年3月1日以来,已编发专刊27期,平均达到每两周1期,累计编发各类信息82篇。同时加强信息的上报工作,累计被省高院采用10篇、市中院采用27篇。其中《宿豫法院十二项举措积极构建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格局》一文,被省高院以加编者按的方式全文刊发,反映出该院审判管理部门在经验总结方面成效明显。今年该院审管办为进一步加强审判经验总结工作,创办了《审判工作亮点》专刊,并将陆续推出审判特色、创新举措、经验介绍等板块,以此培育该院审判管理工作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四、把握四个重点,通过夯实审判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审判管理工作在激活内生动力方面的能动作用
一是以促进均衡结案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审判管理工作在优化均衡结案方面的能动作用。该院自2004年提出均衡结案工作理念以来,每年均将均衡结案工作作为“硬性指标”列入各业务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同时该院通过建立健全业务部门收结案状况月报制度、均衡结案状况动态提示制度以及均衡结案状况异常整改制度等三项制度,逐步完善了均衡结案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务实有效的审管工作举措的推动下,该院连续六年基本保持结收案比指标围绕100%中轴线上下轻微浮动的良好态势。去年3月省高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均衡结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印证了该院抓牢均衡结案这一主线,就是把握住了审判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以促进创新创优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审判管理工作在管理创新方面的能动作用。该院在审判管理创新方面坚持理论创新与实务创新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理论创新方面,该院倡导的“能动审管”理念受到了省、市法院的充分肯定,该院撰写的审判管理类学术论文——《制衡与平衡:审判管理权对于审判权能动介入的尺度把握》一文在省高院第22届学术讨论会获得优秀奖,此外该院关于均衡结案方面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该类问题的前沿位置。而理论创新与审判实务的相互融合,推动了该院审判工作机制的创新创优,去年以来该院首创的“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联系点”、“社区执行案件举报点”、新结案件定期回访机制、调解倡议书等创新举措,受到了上级法院的一致好评,成为该院审判工作和审判管理工作的新亮点,人民法院报、江苏法制报等主流媒体也广泛关注、刊发推介,机制创新已成为推动该院审判工作以及审判管理工作的原动力。
三是以优化质效指标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审判管理工作在提高审判质效方面的能动作用。去年年初,该院结合《全市基层法院审判绩效综合考评办法(试行)》等文件的规定要求,对每月质效指标报表的式样进行了全面改版,着力突出反映涉诉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进展状况的13项指标,进一步增强了审判管理工作在服务大局方面的引领功能,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质效指标对于重点审判工作的指引功能。
四是以强化工作考核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审判管理工作在激发工作潜能方面的能动作用。去年以来,该院围绕不同层面的工作需求,陆续出台了《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考评办法》、《庭(局)长审判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考核文件,今年2月又制定印发了《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对于全面加强审判管理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该院将庭长的审判管理职责细化为15项具体工作要求,并推行庭长审判管理工作百分考核制,其基础分为100分,涵盖质量效率指标考核、质量效率管理考核、法官司法能力管理考核、审判运行态势分析考核四个方面。考核工作按季度进行,考核结果在本院内部通报,并将其作为庭长兑现奖惩、晋级晋升、奖先评优、评判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