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王胜俊作工作报告后,看了网上很多的评论,有赞扬声、有批评声,其他的我不想多说,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法院实习的三个月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学的是法律,去年暑假在一个基层法院实习了三个月。跟了一个基层法庭的女法官,第一次开庭的时候发现她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但跟双方当事人却沟通的很好。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说的是方言,我心里嘀咕“这些基层的法官难道不知道开庭的礼仪规范么,难道不知道要用普通话开庭么,真土!”

  后来有几个养老案件,她索性把法庭开到了村子里,好多百姓围过来看,法官就在群众中间这边劝劝那边说说,就跟乡村里的妇女主任一样。把我内心塑造了三年的威严、神圣的法官形象完全颠覆了。

  在我跟她的三个月里,她每天都排上两三个案件,办公室里、楼道上站满了人(当然还有其他法官的当事人)。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有素质高的也有素质低的,说起话来唾沫飞溅,我坐在她对面,吵的时候甚至都要戴上耳机,她竟然面目改色,不管当事人辱骂也好、讽刺也好,她竟然都微笑地跟他们讲话。有段时间我甚至在想,我之前选择的这条道路到底是不是正确,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

  在法院呆了三个月后,我让她为我写实习鉴定的时候。她跟我说“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有很多疑问,对我的老土工作方法很质疑。其实,我曾经也是跟你一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大学生,我曾试过用我扎实的专业理论跟当事人说理,但他们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也试过,威严的用法槌一敲直接判决,但不能彻底地化解纷争。渐渐地,我发现方言能拉近跟当事人的距离,走到群众身旁做工作要比坐在高高的审判台上来得直接爽当。你很像当年的我,如果你的心里装的是百姓,那你的明天就是我的今天,你好好考虑清楚。”她的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也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现在,离毕业还有半年了,班上很多同学都去找工作了,但我没有,我在复习公考,我要考法院,当法官!

  在有了这段经历之后,再看法院的工作报告,我觉得真是太贴切了。有很多网友说报告假、大、空,作为一名激进的大学生,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反应。但现在我想说,这些都是法院实实在在为民做的事,都是法官满负荷工作的劳动成果,我希望大家能够对他们给予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