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立案庭是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脸面”,大多数人民群众心目当中对法院的第一印象来源于此。一年来,江苏省大丰市法院立案庭全体干警,抓住工作重点,在具体工作认真落实八项功能制度,事事为群众着想,处处为当事人考虑,在老百姓的心里竖起一面旗帜。

 

为提升服务质量,潘锋庭长要求全体干警经常开展换位思考,凡事多想假如我是当事人会怎么样,体验当事人诉讼的辛苦和艰难,在接触当事人的过程中,尽量多说一句话、提前一分钟、多费一点心,尽量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钟,少生一份怨气。39,一位语言表达不清、耳背眼花且不会写字的80多岁王大爷来到立案大厅,口称要告状。接待该名当事人的立案庭法官陈杰耐心地询问当事人的来意,终于明白当事人是希望法院尽快帮助其解决生活费,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陈杰当即把老人的反映的情况进行疏理,并一一念给老人听,对于难理解的专业法律术语逐字逐句的进行解释,直至老人听懂为止。这种情况是立案庭法官每天接待当事人的常态。来我院诉讼的当事人有大量的农民,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上法院打官司总有不少障碍,其中写诉状就是一大难题。细心的立案庭法官很快发现问题,经过研究他们制作了诉状的格式,明明白白的呈现给当事人,大大降低了当事人的书写难度。“写状难”这道长期困扰群众的门槛就这样被消解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