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又到百花盛开时节,笔者来到距离泗洪县城六十里外的界集法庭,采访这里的一朵傲梅,她笑称自己是全省年龄最大的法庭女庭长,她叫王欣。去年她审结各类案件170余件,调撤率达81%,无一发改上诉案件。

 

1995年考入法院工作的王欣在刑庭一干就是14个年头,多年的刑事审判工作经验锻炼出她雷厉风行的性格。2009年她被调到人民法庭工作,开始接触张家长李家短的邻里纠纷。角色的转变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我每天都和自己说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一点被当事人指着鼻子抱怨过,心里再委屈也只能耐住性子慢慢等他们情绪发泄完等他们火都发泄完了,这时候调解就可以找到好的切入点了。在法庭的这两年给王欣太多的感触,提到办案的经验她就打开了话匣子。

 

早上9:00多,法庭来了位特殊的访客,她既不是打官司也不是咨询,就是找王欣聊聊。我就喜欢和王大姐聊天,她讲话在理,能让人心服口服。她是界集镇农民马某,两年前因为和亲兄弟争一亩三分地闹到法院,此案经一审二审法院审理均以马某失败告终。气急败坏的马某经常到法院吵闹,后又变更诉求再次诉到法院,该案到了王欣手中,她通过多方面了解原被告情况,得知被告因打工受伤浑身多处骨折,而原告马某是个基督教徒。王欣没有从以往办案思路出发,而是和原被告拉起家常,和被告谈起了生命的意义,和马某讲起了基督教的信仰。最终双方都各退一步,达成了调解协议。

 

中午12:30,送走了最后一个当事人,王欣才到食堂吃饭。有时候为了给干警们改善下伙食,王欣也会亲自下厨。王庭长烧的红烧肉可好吃了。新进干警小胡这样说道。听到这样的夸奖,王欣笑道:要是有时间我能把他们都养成胖子。

 

“她像妈妈一样,平时没架子,但是工作起来就很严肃,不允许你有半点差错。”书记员小纪这样评价她。“前两天她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医生说肋骨骨裂让她静养,可是想到庭里的案子她就来了,坐那里你看她笑着呢,等当事人走了站都站不起来。”一同办案的老钟很是心疼。“有时候我们都劝她别那么好强,她总说不来法庭在家心也不安,到了法庭心就踏实了。”

 

晚上7:00,天色已暗,喧闹的法庭此刻变得安静下来,为了将驻庭制度落到实处,王欣坚持驻庭。法庭的条件相对艰苦,经常停水停电,冬天天冷的时候,水管冻住,有时一天都没有水。女同志驻庭确实有点不方便,但是农村情况特殊,白天家里没人,但晚上去送达执行一般都可以找到人。一心扑在办案上的王欣,心里觉得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在女儿高考的时候,她尽量使用分身术来照顾女儿。每天都跟上了发条一样,早晨五点起来弄饭,上楼都是百米冲刺的速度为了节约时间。白天办案,把家务活挪到夜里做。女儿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师大法学院,继续着母亲的法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