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
作者:王成玉 朱立龙 发布时间:2011-01-25 浏览次数:1264
盐城市亭湖区法院院长邱晓虎登上了最高领奖台,从最高法院万鄂湘副院长手中接过了一等奖的荣誉证书。
荣获此项殊荣的法院全国仅有五家!该院创造了盐城市法院系统学术研究的辉煌,书写了基层干警勇于进取的新篇。
异军突起,绝非一日之功。该院调研成就“精品”之作的生动实践,给我们带来不尽感奋和启迪。
选课题院长最较真
“选课题,邱院长是全院最较真的人”。这是亭湖区法院干警发自内心对邱晓虎的敬佩。
2010年初,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刚启动,该院立即成立了学术研讨会工作领导小组,邱晓虎亲任组长,具体负责对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并对课题有序实施负全责。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应当代司法发展潮流,在他主持下,该院随即下发了《关于参加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的工作方案》,将活动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和总结奖惩三个阶段,同时对各阶段逐一进行细化,并严格按时序进度,高质量、严要求扎实推进。
选择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善于动脑的邱晓虎一连度过了五个不眠之夜,他与办公室的同志们一起查阅了当代司法前沿调研的新趋势、新视角,调阅了往届全国法院系统获奖的学术论文,集思广益后,初拟出适合本院实际的两套申报方案。为确保选报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学术性和务实性,他又组织全院从事调研的干警进行“三堂会审”,本着唯实求真的原则,几经榷商、反复推敲,最终《论民事诉讼中的不当释明问题》、《论人民陪审员参审功能的发挥》等五个课题应运而生,在规定时间内呈报上级法院,经省高院审查后,有两篇课题深得好评,其中一篇中标,一篇为候补中标。办公室的同志们兴奋不已,异口同声地说:“院长特别较真,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聚变,为本院在强手如林的对弈中抢得了先机”。
新人敢于挑大梁
“我院已有两个课题中标,大家切不可高枕无忧,必须以十倍的气力、百倍的干劲,力争拿出最佳作品,登上全国法院大舞台”。这是邱晓虎对中标的作者发出的动员令。
李砚、赵阳她俩是该院刚招录进院不久的干警,委以重任后,两月内几乎天天是“白加黑”,放弃休息、放弃娱乐、放弃应酬可谓是习以为常。她俩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竭尽全力,一定啃下“硬骨头”。
李砚是非法律专业的女孩,在撰写论文时,已怀孕三月,妊娠反应较重,为按时完成任务,她常常是连轴转,爱人和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劝她“悠着点”,她却说:“时间不等人啦,我不能停笔”。强烈的责任感,使她在分娩前完成了初稿。
新人挑大梁,难能可贵,院里要创造条件帮她们成就梦想,该院领导形成一致共识。当调研骨干完成初稿后,院领导立即组织撰写人员,带着各自的论文,奔赴南京大学,请南京大学法学院的专家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随后又在第一时间将初稿发送至省高院、征询行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天道酬勤”,经过二十余次修改和完善,在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上,该院邱晓虎、李砚撰写的《论民事诉讼中的不当释明问题》获得一等奖;徐峰、赵阳撰写的《论人民陪审员参审功能的发挥》获得优秀奖;该院还荣获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研讨会组织工作先进奖。一届规模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一个基层法院同时捧得三个大奖,在全国实属罕见。
机制好是关键
亭湖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上成绩显著,得益于有个好机制。近年来,该院一直把调研工作视为更高层次的审判,在积极打造学习型法院的同时,始终将调研工作列入党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组织建全、队伍建全、活动建全,形成了多方位、多触角的学术调研工作网络,使全院的学术调研工作保持在系统、规范和经常的氛围内良性运转。
好机制催生新动力。该院领导践行身教重于言教,人人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个个动手撰写调研文章,每年都有一定数、质量的调研文章在《人民法院报》、《江苏法制报》、中国法院网、江苏法院网以及最高院、省高院、市中院的刊物上发表,成为干警学习的榜样。
该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调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先后将综合素质高、审判业务精、写作功底厚的干警放在调研工作岗位摔打,专门为其拨出资金购买法学书籍和调研工作所需的参考文献,并添置调研工作专用电脑,为调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据统计:2010年,该院有160余篇调研文章在全国各级媒体上发表;两篇案例分别被《中国审判案例要览》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报》采用。
该院还走活人才培养之路,2009年已与南京大学法学院订立了长期的《教育培训协议》,分期、分批的把全院干警和调研人员送去脱产培训或轮训。与此同时,该院定期举办《法苑讲坛》,邀请南京大学、省高院、市中院、市委党校的专家授课,使全院干警的调研水平和思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近三年来,该院先后从调研队伍中提拔了一名副院长和两名中层正职,为法院加强调研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