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钟楼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立足诉讼服务、纠纷分流、纠纷化解三大职能,不断建立和健全科学、畅通、高效、简便、透明的诉讼服务机制,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人性化分区机制”。该院服务中心大厅依据功能不同划分为导诉服务区、休息等候区、立案服务区、法官约见区、调解服务区、信访接待区等区域,并配备了写字桌椅、笔墨纸张、饮水机、书报架、药箱、打印复印、文书样本、格式诉状纸等便民设施。同时辅以工作人员“一张亲切的笑脸,一声温暖的问候,一杯暖心的热茶,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诉讼服务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一站式服务机制”。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咨询答疑、立案审查、收费退费、案件查询、材料收转、信访接待、司法救助等窗口,实行“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使当事人能在服务中心大厅内一次性办结所有事项,减少了当事人的奔波之苦。同时,该院实行“一次性”办结告知制度,对符合立案条件、手续齐全的一次性予以办结,及时立案;对手续不全的,一次性告知应补交的材料,避免当事人多次往返。自成立以来,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共接待当事人及来访群众3万余人次,日均150人次左右,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用近50万元。

 

“公开上墙机制”。该院开展“阳光”立案,案件受理条件、诉讼流程、收费标准、诉讼风险等均上墙公布,使当事人对办理程序一目了然,“明于心、便于行”。印制诉讼指南小册子,当事人可以随时取阅。同时,在每件案件立案时公开立案人员身份、公开监督咨询电话、公开“院长信箱”,提高法院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诉调对接机制”。该院做好纠纷分流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室机制”、“三级调解网络机制”、“派驻法官机制”等的作用,将调解工作贯彻于诉前、诉中、诉后的每个环节,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齐心、内外结合的调解格局,采用委托调解、邀请调解、联合调解等多种方法,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去年,该院派驻法官诉前成功化解纠纷750件,人民调解室成功调解案件616件,纠纷分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速裁速执机制”。该院设立快速裁决中心,对于通过非诉方式无法化解的,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标的额较小的案件简化程序,速审速裁,有效地提高审判质效,缩短审理期限。同时设立快速执行中心,快执有关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等涉民生的案件及劳动争议、采取诉讼保全的案件等。“真是想不到,本以为要跑好几趟的,结果几个小时就圆满解决了问题。”这样的话语在该院速裁速执中心早以屡见不鲜。去年,速裁中心共审结案件1250件,占民商事案件结案总数的35%,调撤率达74%。速执中心自去年8月份成立以来共执结案件247件,个案执行时间相对减少16天。

 

“自审自结机制”。该院进一步强调审判过程的执行理念,突出“审执一体”,提高审判工作的后顾意识,将诉后协调与诉前指导结合起来,强调法官进行耐心细致的法律释明和判后答疑,让当事人赢得心安、输得明白。对于已调已判案件,法官及时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义务,协助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尽可能避免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去年,该院共自审自结案件500余件。

 

“提示释明机制”。该院要求立案接待人员对起诉立案的当事人要认真主动地做好风险提示工作,告知诉讼和申请执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当事人下落不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劝导其暂时息诉;审判人员对每件判决案件、执行人员对每件终结案件,都要对当事人进行法律释明,使之心服口服,不带着疑惑和不满离开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