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近距离的接近群众,高效率、低成本解决纠纷,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诉讼服务需求,20099月,张家港法院乐余人民法庭在其辖区的华夏第一钢村”——永联村设立了全省首家驻村法官工作室。作为一个诉讼服务站,驻村法官工作室配有人民调解员、指导法官等专职服务人员,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决法律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1250人次,帮助辖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40万元,举办法制讲座5次,开展巡回审判18次。当地群众无不称赞说:“驻村法官工作室”使我们真切感受了司法的温暖。

 

“生活费有了着落”

 

小钱的父母于1997年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小钱由母亲抚养至独立生活,其父不承担抚养费。高中毕业的小钱顺利考上大学,其母一人无法全额支付其学费和生活费。为此小钱找到了驻村法官工作室询问能否为生活费起诉其父。接待法官黄猛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指出,小钱已满18周岁,按照法律规定,其父没有义务支付生活费。但为了切实解决小钱的实际困难,黄法官拨通了小钱所在村委会和小钱父亲的电话进行进一步了解,得知小钱长期随母亲生活,因父母矛盾对抗激烈,对父亲有一定的仇视心理。为了化解小钱的心理阴影,黄法官从亲情角度出发,多次对小钱的父亲予以劝说,并多次提供父女单独相处机会,唤起父女之情。最后,父女俩抱头痛哭,钱父同意每月承担不少于300元的生活费。驻村法官通过亲情感召不仅使小钱的生活费有了着落,而且使冷落多年的父女亲情得到了弥合。

 

“终于拿到了工资”

 

去年上半年,乐余建筑工程公司因故结欠民工工资共计70余万元未能支付。年末,47位民工要求支付相应劳动报酬,为此产生纠纷。经乐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乐余建筑公司最终与47位民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为保障权益的实现,47位民工找到了驻村法官工作室,希望由法院对双方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值班法官乐余法庭副庭长张燕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及相关法律规定,对47份人民调解协议进行了合理审查,在审核无误的基础上,于当日出具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决定书》,并督促70余万工资款全额履行完毕。拿到工资的47位民工喜笑颜开,对驻村法官连声道谢。

 

“驻村法官想的真周到”

 

名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乐余法庭辖区内的一家台资企业,因一合同问题前去驻村法官工作室咨询。攀谈中,乐余法庭俞铁成庭长敏锐的意识到该公司有四笔外地债权即将超过诉讼时效而得不到法律保护,便及时提醒该公司。经提醒该公司对此四起案件提起了诉讼。立案后,俞庭长即组织法官分赴苏南、上海一带进行财产保全,为企业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60余万元。经过这件事,俞庭长意识到部分企业的法律知识仍然欠缺,便亲自带领本庭法官深入企业宣讲法律,帮助企业规避日常经营中的常见风险,并进一步通过驻村法官工作室向辖区企业赠送了《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六十条提示》以及诉讼须知等法律宣传小册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了其防范风险能力。接受服务的企业都高兴地说:“驻村法官想的真周到,有了这样的服务,我们企业的发展就更有保障了。”